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教授)
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報社共同創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自2014年5月至今,已經走過了10年歷程。我有幸成為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大學后的第一個主講人。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許多人從現場和網上聽了我的演講后,紛紛到我演講開場時提到的新疆天山喬爾瑪烈士陵園瞻仰,回來后還跟我談心得體會。由此深感我們做這件事做對了,特別有意義。最近在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時,我聯系這一經歷,深深體會到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特點。
我們為什么要重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包括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社會存在的反映,又是能夠從人的內心深處產生影響的新時代中國發展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但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又總是能夠影響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社會。毛澤東所揭示的這種“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就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的基本觀點,也就是所有文化的共性。正如毛澤東說過的:“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與此同時,我們更要研究的是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各個社會發展階段所擁有的文化的個性,把握其共性及個性特征。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于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積淀、上百年中國共產黨為民族復興而堅韌不拔奮斗的歷史和經驗、46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最近這十多年新時代的歷史性變革,同時又為我們完成新時代新征程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和精神動力。只有懂得了這一點,才能真正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要那么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什么要那么強調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深入領會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
其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以文化人”是文化的功能和特點,由此,文化才能夠成為綜合國力中的軟實力。在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中,無論是科學、文藝、道德、法律,還是政治意識形態,貫穿于其中的核心價值觀從來都是它們的靈魂。沒有核心價值觀,科學、文藝、道德、法律、政治意識形態就失去了為誰服務、為誰奮斗的正確方向。這就是毛澤東在和文藝工作者座談時,要把“為什么人服務”作為文藝工作的“第一個問題”“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提出來的原因。文藝工作如此,整個文化工作都是如此,核心價值觀是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也正如他強調的:“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新征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最后,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并用當代青年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已經辦了10年,作為參與者,我深感這件事不僅做對了,還能夠堅持10年之久,實屬不易。特別是我們今天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已經比10年前大大提升了,我們認識到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認識到了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特點。因此我們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來辦好“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并且用當代青年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相信,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一定能結出精神的和物質的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