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朱曉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黨的歷史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徑,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發的《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強調:“發揮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汲取黨史中蘊含的智慧和經驗,增進廣大師生的歷史認同,強化廣大師生的責任意識,提升廣大師生的能力本領,服務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題中應有之義。
突出領導干部頭雁效應
《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強調:“在黨員學習教育中,應當突出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領導干部是高等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態度怎么樣、效果好不好,能否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具有風向標作用。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必須著力抓好“關鍵少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學習的良好局面,不斷激發黨史學習教育的不竭動力。
要開展全面系統研學,通過舉辦專題讀書班和中心組集中學習、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成員講專題黨課等方式,在深學細悟篤行中堅定干部的理想信念。要深化調查研究,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各二級單位圍繞制約高校發展的難題,深入基層、深入師生,切實解決廣大師生的困難事、煩心事,增強廣大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組織召開嚴肅認真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生活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開展黨性分析,主動查找并勇于改正自身問題。在此基礎上,要扎實做好面向全校黨員干部師生的宣傳宣講活動,在組織和經費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絕大多數”,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課”,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擴大黨史學習教育覆蓋面。
在課程內容上,要深入挖掘黨史中的育人元素,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通過講述黨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增強“四個自信”。在教學方法上,要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等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在體驗中學習,并邀請革命前輩、黨史研究者走進課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在實踐教學上,要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文化體驗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親身感受黨史的理論品格和現實力量。
突出守正創新重要原則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必須將守正創新作為重要原則,踐行“八個相統一”要求。
堅持守正為本,牢牢守住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要引導干部師生深刻認識黨百余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認識黨的初心使命,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深刻認識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從黨的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歷史自信、堅守理想信念,不斷增強進行偉大斗爭的意志和本領。
堅持創新為要,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依托地方紅色資源,積極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內容,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互動性和感染力。結合高校自身的學科優勢和文化底蘊,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傳統,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科教學、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史學習教育平臺,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生動鮮活,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實效。舉辦主題展覽展示、黨史知識競賽和紅色經典誦讀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組織黨組織書記講黨課,開展專家學者黨史大講堂、老教授報告團和大學生宣傳團等活動,持續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
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必須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日常,堅持經常學、持久學,緊密圍繞高校中心工作展開,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滲透科學研究各領域,覆蓋社會服務各環節,貫穿文化傳承創新始終。要堅持學以致用,既要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更要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在黨史中找答案、明方向,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