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賴先進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三個更加注重”,既是對全面深化改革實踐及其方法論的系統總結,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方法論上的鮮明特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進一步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要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鞏固和深化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創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而是全面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系統集成,是為了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發揮各項改革措施的聯動效應,將原本相互獨立的治理體系多個系統像“集成電路”一樣整合成一個整體,讓治理體系子系統之間有機協調工作。為此,要加強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強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推動各領域改革、各領域制度建設系統集成,加強治理體系子系統改革實踐成果、制度建設成果的有機整合,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面梳理并攻克各方面體制及其各個環節存在的弊端,但這并不意味著改革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都要面面俱到、同等用力。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突出重點。改革重點的選擇,是對內容重要程度、時間緊迫程度和條件具備情況的綜合考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進一步突出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任務,實現更多的改革突破。一是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在謀劃全面深化改革舉措過程中,加強調查研究,找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是進一步突出重點領域。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繼續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針對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緊密相關的重點領域面臨的核心問題攻堅克難,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三是進一步突出重點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瞄準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重點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提高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高質量發展是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深化改革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強對改革的實效評估,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項,有針對性地一項一項推動解決。一是拓展有效的改革路徑和改革方法。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充分尊重人民首創精神,鼓勵地方和基層大膽探索、勇于開拓,創造和推廣一批能夠產生改革實效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二是優化改革評估和督查機制。健全改革激勵機制,優化改革問責機制,從正向激勵、負向激勵兩個方面,切實提高各方面推動改革取得實效的積極性。進一步健全改革閉環管理機制,更加注重改革成效的評估、反饋和應用,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避免改革“中梗阻”。三是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三個更加注重”,進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和釋放更多改革紅利。(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