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5月15日上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最新理論巨著《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新書首發式暨“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現場合影
活動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人民出版社承辦。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馮俊,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浙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江,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四級調研員許雪娟,浙江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趙波及本書作者韓慶祥等參會。馮俊、韓慶祥、張建江、趙波為新書揭幕,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省委黨校的1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
研討會現場
據了解,《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是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的論述向讀者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在哲學基礎上超越西方現代化,從而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本書在批判西方中心論和西方現代化方面提出了諸多重要的新觀點,在此基礎上,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基礎、歷史邏輯、深遠影響、世界意義進行了梳理,對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完整圖景進行了描繪。
《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新書發布會上,張建江在致辭中講道:《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是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第一選題”重點項目庫中的重磅之作。本書站在“世界看中國”和“中國看世界”的基本立場,從世界現代化歷程和精神文化變遷的維度審視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歷史維度、生成邏輯、理論內核、價值取向、哲學基礎等多方面系統研究了中國式現代化及其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這部具有歷史厚度和理論縱深感的學術著作,體現了中國學者著力構建現代化、人類文明研究的“中國理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自主自覺;通過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抽絲剝繭的講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浙江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趙波介紹了該書出版背后的細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兩個具有標識性的重大論斷后,迅速引起了思想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浙人社迅速行動,成功向韓慶祥教授約稿。2022年4月,該項目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歷經近三年的打磨,這部品質上乘、裝幀精良的作品得以成功出版。
發布會后,10余位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并從不同角度為該書給予中肯評價。
馮俊認為,韓慶祥教授這本書從底層邏輯上做到了兩個打通,一是把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打通了,二是把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兩大理論之間也打通了,這是本書的突出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榮譽一級教授郭湛認為本書從大的歷史觀、歷史哲學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從多制并存的大背景下去研究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非常有啟發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劍英特別提到,韓慶祥教授這本書把學術話語、政治話語、大眾話語三者有機結合了起來,跳出用政治話語去闡釋政治話語的窠臼,用學術講政治,對黨的重大命題進行學理上的哲學上的闡釋。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原主任、哲學系教授王東用重大課題、重大成果、重大創新、重大意義來總體評價這本書,他還說道:“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和最大創新實際上就是把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兩大創新統一起來變為整體。”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艾四林認為本書有四個面向:一是面向道理、學理、哲理,即怎么講好、研究好、闡釋好黨的創新理論,使之達到道理的高度、學理的高度、哲理的高度;二是面向問題,即怎么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三是面向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爭奪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權;四是面向大眾,道理深刻但語言不晦澀。
清華大學教授、學校教學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鄒廣文指出,這本書很好地從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關系中呈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仰海峰從三個角度總結了本書的基本特征:第一,這是一部全面研究現代化的專著,把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第二,這是一部具有原創性的著作,帶有作者自己的思考;第三,這是一部有哲學深度的作品。
本次研討會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唐愛軍主持。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吳向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臧峰宇,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孫來斌,浙江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返聘高級專家胡承槐等一同與會研討。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一書為構筑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為主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以西方文化的精華為動力的文化生態和精神文化氛圍,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并構建“中國理論”,貢獻了新知識、新范式。
正如本書作者韓慶祥在現場所言: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在東方,尤其在中國,但到了近代,世界文明的中心歷史性地轉移到歐洲,所以就興起了歐洲中心主義,進一步拓展就是西方中心論。西方中心論對18世紀到20世紀的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包括對黨的十八大之前的中國社會。西方大部分的制度體系與知識體系,主要是圍繞著西方中心論來建構的,相應地,今天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也應該圍繞著中國式現代化這些理論來建構。這就是寫作本書的目的。
韓慶祥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