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義桅、錢秀(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針對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重大挑戰(zhàn),我們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jīng)濟全球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就是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切實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要確保多極化進程總體穩(wěn)定和具有建設性,就必須共同恪守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共同堅持普遍認同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的外交思想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
歷史上“英國治下的和平”“美國治下的和平”難以解決西方式全球治理的現(xiàn)實困境,天下苦偽多邊主義久矣!為何中國能提出講公平、求發(fā)展、促和諧的“中國式多邊主義”?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答案可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智慧中找到。
中國是一個儒釋道并存的非一神教國家,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的外交思想根植于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眾生平等作為思想前提、修齊治平作為行動邏輯、無為不爭作為話語邏輯。
佛家治心——眾生平等為中國式多邊主義提供了思想前提。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各國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佛家還注重慈悲,菩薩“不為自身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為化解南北差距、動亂沖突提供了指針。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不僅尊重他國主權,而且大量援助發(fā)展中國家,促發(fā)展、保和平,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無償為世界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和聯(lián)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
儒家治行——修齊治平為中國式多邊主義提供了行動邏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人實現(xiàn)社會和諧平衡的路徑,中國自古以來倡導“德不孤,必有鄰”的精神追求,堅守“親仁善鄰、講信修睦”的處世之道,奉行“義利并舉、以義為先”的義利原則。《論語》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指和諧共處,先給予別人尊重(修齊)。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強調(diào)和諧共處,主張尊重不同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制度,推崇多邊主義和多樣性,不推行干涉內(nèi)政或強加自身價值觀的做法。二指和平發(fā)展,積極作為(治平)。中國倡導和平發(fā)展,強調(diào)通過合作、協(xié)商、談判等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避免使用武力解決問題,與其他國家共同維護國際和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全。相反,“同而不和”是一種泯滅差別、無視多樣性存在的話語霸權。中國為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確保多極化進程有序且穩(wěn)定,“為政以德,譬如北辰”積極發(fā)揮引領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合理的建設。《禮記·孔子閑居》言,“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所以中國式多邊主義秉持“天下無外”的理念,主張立己達人、開放包容,目標是實現(xiàn)天下大同。
道家治名——無為不爭為中國式多邊主義提供了話語邏輯:伴隨中國和廣大新興經(jīng)濟體的崛起,“顛覆現(xiàn)有國際秩序”“中國威脅論”等負面攻擊甚囂塵上,但中國絕不稱霸,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也。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就是大國要尊重小國,善待他國,才能容納百川。中國倡導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打破這一偏見的最好實例,中國提出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nèi)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fā)展道路的探索,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超越所謂“普世價值”的狹隘歷史局限,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求。
從文化底蘊上厘清中歐多邊主義觀之異同
除了中國,歐盟也主張和奉行多邊主義,但中歐多邊主義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我們可以從文化底蘊上厘清中歐多邊主義觀之異同,主要從以下五個基本問題來認識。
一、什么是多邊主義?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是基于儒釋道融合一體的文化邏輯,以尊重多樣性為思想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價值的新型國際秩序。歐盟雖為多邊主義的典型案例,但基于個體本位的自由主義思想,遵循的是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邏輯導向,關注的是多邊主義作為工具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服務歐盟的戰(zhàn)略以及全球價值,在最新發(fā)布的《重建多邊主義秩序》報告當中強調(diào)建設適合21世紀的“基于規(guī)則”的多邊秩序,仍然落入了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窠臼。
二、什么領域的多邊主義?中國強調(diào)多邊主義的“領域”不包括純屬一個主權、內(nèi)政的事務。對極地、深海、外空、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邊疆領域,強調(diào)“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lián)網(wǎng)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而歐盟的多邊主義領域指歐盟特色或?qū)贆囝I域:和平與安全、人權與法治、可持續(xù)發(fā)展、公共衛(wèi)生以及氣候變化。尤其在涉及領導權和占統(tǒng)治地位的領域,歐盟往往是標準的建立者和秩序的維持者,例如稅收、數(shù)字化及人工智能等。除此之外,歐盟的多邊主義還天然鑲嵌了雙邊因素——成員國與歐盟機構同時開展對外合作,不過涉及到歐盟的專屬權還是共享權的自主性,在不同的領域是不一樣的。
三、什么時代背景下談多邊主義?當前多邊主義實踐遭遇挑戰(zhàn):多邊制度功能弱化、多邊主義國內(nèi)基礎動搖、部分國家公開破壞和拋棄多邊主義。中歐雙方都重視真正的多邊主義,中國認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zhàn),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多邊主義是刻在歐盟DNA里的元素,歐盟則擔心中美兩極或世界無序多極化損害多邊主義,世界面臨“沒有多邊主義的多極化悖論”,歐盟需要提倡大國競爭外的國際秩序替代模式。
四、為什么要推行多邊主義?中國力推多邊主義,源自國際地位和角色觀的轉(zhuǎn)變。21世紀以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促使中國想要為全人類謀幸福、為全世界謀發(fā)展。但中國秉承著清晰的角色觀,認識到:“人類面臨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斗都無法解決,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推行多邊主義是尊重各國主權、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強調(diào)命運自主的必然要求。歐盟力推多邊主義是基于歷史-現(xiàn)實-未來的多種原因。小國寡民的歷史基因決定了訴諸多邊主義能更好保護國家利益,歐洲均勢的歷史也為多極化和多邊主義提供思想源泉;戰(zhàn)后歐洲一體化的成功使得歐洲重現(xiàn)繁榮,多邊主義成為歐盟制度、規(guī)范、價值觀、影響力塑造和擴大的典型路徑和基因標識;在未來“全球歐洲”戰(zhàn)略構想的實現(xiàn)也需要多邊主義作為合法性支持以及解決方法。
五、如何推行多邊主義?中國外交邏輯是“改變自己,影響世界”。推行多邊主義也是如此。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我們也要通過推動中國發(fā)展給世界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并同世界各國分享。”共商共建共享是多邊主義路徑,目的是要真正實現(xiàn)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guī)則平等,是最具包容性的多邊。歐盟則不排斥以強制手段推行多邊主義,“制裁vs協(xié)商”和“雙邊vs多邊”并行不悖。博雷利宣稱:“歐盟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包括其廣泛的政治、外交和財政支持,以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全,捍衛(wèi)人權和國際法,促進應對全球挑戰(zhàn)的多邊解決方案。歐盟必須加強行動力,從‘提出一體行動’到‘實現(xiàn)一體行動’,并更好地利用其集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