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德卿
習近平主席在致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近年來,中國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建立健全數字貿易治理體系,促進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并“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平臺,共商合作、共促發展、共享成果,攜手將數字貿易打造成為共同發展的新引擎,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了全球貿易的結構性變革,依賴傳統的貿易模式已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復雜的國際環境。數字貿易正在以其顯著的低成本特性,逐漸成為推動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煥發活力的新動能。
中國數字貿易加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在數字貿易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數字貿易規模持續擴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業態迅速崛起,推動了數字貿易的快速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電子商務市場之一,數字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數字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在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數字化水平。同時,我國還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數字內容、智能制造等高端數字貿易領域,推動數字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數字貿易國際合作不斷深化。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和協商,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中國還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數字貿易合作,推動數字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進程。通過深化國際合作,我國數字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
積極拓展數字貿易新空間的重大意義
數字經濟深刻改變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我國積極拓展數字貿易新空間,對于創造新的國際貿易增長點、維護經濟全球化具有重大意義。
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培育更多新增長點。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數字貿易占比不斷攀升。《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3》顯示,2022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達3.82萬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的53.7%。數字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并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估計,保持現行全球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全球數字貿易的潛在稅收收入是當前規模的2.5倍。主動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積極拓展數字貿易新空間,可以為經濟發展挖掘更大的增長潛能。
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貿易通過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有效緩解了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業分工效率。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比特屬性能不斷降低復制成本和運輸成本,打破地理距離對貿易的物理限制,增強產品和服務的可貿易性,不斷擴展貿易空間。就我國而言,隨著平臺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興起,原本只能服務于大宗商品交易的國際貿易實現了“全球5日達”快捷貿易,為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分享全球市場紅利的低成本渠道,有效對接更廣闊的外需空間。同時,國際市場的風向標又會引導國內企業向更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方向轉型,從而激勵企業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創新積極性,以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的多元需求,進而有力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
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數字貿易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為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和服務進入全球市場提供了更多機會。數字貿易也將重塑全球供應鏈條,促進全球貿易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多鏈協同發展,加快重塑全球貿易網絡和產業鏈分工,優化全球利益分配格局。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數字化發展環境日臻完善。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滋潤了創新的土壤,完整的工業體系讓本土的集約優勢更為突出,塑造了物美價廉、層次多元、迅捷強大的制造業和數字產品生產力,巨大的消費市場與海量的應用場景培育了有競爭力的平臺企業,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經驗。順應當前全球數字貿易發展大勢,以新質生產力為創新基礎,以平臺企業國際化為突破口,擴大國內供應鏈與國際多元需求的有效對接面積,搶占國際市場先機,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出我國的比較優勢,大大提升全球貿易競爭力。
如何把握數字貿易帶來的增長新機遇
現階段,我國發展數字貿易仍面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數字鴻溝、政策協調、標準不統一等難題。我們需積極面對挑戰,把握數字貿易帶來的增長新機遇。
建立完善數字貿易政策體系。我國外貿體系長期服務于傳統貨物貿易,尚不能適應數字貿易需求的迅速發展。要進一步完善國內法律法規,提升與國際慣例的契合度,注重對出海平臺企業的健康培育引導和反壟斷防范。政策理念應凸出普惠性,橋接數字鴻溝,讓中小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也能分享數字貿易紅利。數字貿易監管應秉持“以數治數”理念,在跨境數據高效流通、不發生數據安全事故、促進數字貿易產業發展、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之間尋找平衡點。
主動促成貿易規則統一標準。數字貿易規則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全球范圍內的互聯互通。當前,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正在加速形成之中,我國應以提升國際合作互信為前提,以增強監管互操作性為主要目標,在積極貢獻中國規則方案的同時,吸收和學習已成型的國際通行規則和標準。在規則形成過程中,要采取靈活、漸進式的制度安排,在數據流動、數字產品和服務稅收、市場準入等領域持續提高國際合作的便利程度。
持續加強數字技術優勢轉化。數字技術的創新優化是數字貿易的發展基礎,也是提升國際數字貿易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拓展基于數字場景的創新應用場景,將數字技術優勢轉化為數字貿易優勢,不斷建立完善與數字貿易相適應的法治環境,提高本土應用經驗的普適性,加大對傳統貿易的數字化轉型支持力度,培育關鍵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加速新型數字技術應用落地,超前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貿易平臺。(王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