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郭兆暉(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部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強調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為扎實做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網上傳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光明網特別策劃推出的《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融媒體報道,無疑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實踐。該系列報道通過生動的人物故事、詳實的數據分析和深入的現場調查,展現了國家公園守護者們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精神,同時也傳遞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緊密圍繞這一主題,通過講述守護者們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故事,向讀者傳遞了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同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在《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中,我們見證了守護者們對生態環境的深切關懷與堅定承諾。報道中的守護者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理念,這不僅僅是對守護者個人無私奉獻精神的展現,更是對我國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詮釋。他們通過實際行動證明,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他們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人加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列中來。
揭示生態環境保護的挑戰與對策。“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不僅關注國家公園的保護現狀,還從山水林田湖草的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報道中指出了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和問題,如非法砍伐、盜獵等,同時也分析了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和根源。針對這些問題,報道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如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等。這些對策和建議對于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生態文明教育普及。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把生態文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生態文明教育是重要的一環,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讓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了解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同時,通過教育引導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不僅是一次環保宣傳實踐,也是一次有力的生態文明教育的普及活動。通過報道中的故事和案例,讀者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而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報道還傳遞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方法,為讀者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范例。這種生態文明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的共識和行動。
創新融媒體傳播方式。《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充分利用了融媒體的傳播優勢,采用了圖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報道。通過實時報道,追蹤國家公園守護者的最新動態,保持內容的時效性,讓觀眾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保護成果和進展,并利用不同平臺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內容的聯動傳播。例如,在社交媒體上推廣深度文章,在視頻平臺上發布相關紀錄片,實現內容的互補和擴展。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方式不僅豐富了報道內容,也增強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報道還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廣泛傳播,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閱讀消費習慣,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進行個性化內容推薦,確保每個用戶都能看到最符合其興趣的報道內容,擴大了影響力和覆蓋面。這種創新的傳播方式有助于提高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展現國家公園守護者的風采。《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通過深入采訪和實地拍攝,真實地展現了國家公園守護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中有科研人員、護林員、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守護著國家的綠色寶藏。報道中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其故事感人至深,讓讀者對國家公園守護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報道也傳遞了對守護者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彰顯了他們的崇高精神風貌。
萬物生靈,美美與共。光明網特別策劃推出的《國家公園守護者》融媒體系列報道不僅是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次有力嘗試,也是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一次全新探索。《國家公園守護者》系列報道通過聚焦那些默默無聞卻至關重要的“守護者”群體,深入記錄了他們在國家公園建設和保護過程中的實際行動和感人故事。系列報道還展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卓越成效,包括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提升以及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通過這些內容的傳播,旨在激發更多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和參與,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