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郝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1948年前后,解放戰爭進入到戰略反攻階段。當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規模性勝利的時候,黨的政策和策略問題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決定草案中指出:“當著我們正確地指出在全體上,在戰略上,應當輕視敵人的時候,卻決不可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也輕視敵人。”這段論述后來被概括為“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對黨的戰略和策略問題的系統性思考,以及從不同層次上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正確地運用戰略和策略能力,極大地促進了黨在政治上的統一和成熟,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為建立新中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戰略是指在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策略是指為了達到一定具體目標而制定的具體方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保障實施,正確的策略制定需要正確的戰略來指導。
那么我們怎么樣來處理好戰略和策略之間的關系呢?
首先要恪守戰略的原則性。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戰略性問題是原則性問題,是管總的、管長遠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定性的話。黨的領導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和最終成敗,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
其次要領悟戰略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古人云: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有了正確的戰略指導,我們制定策略才有了依據,推進工作才有了方向。
在《之江新語》當中有這么一句話,“能否把戰略機遇期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主要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宏觀的戰略決策。”20年前的浙江,面對發展中的“制約之痛”,面對不期而遇的“成長的煩惱”,剛剛到浙江工作的習近平同志認識到,浙江發展的“關口”已經提前到來,浙江進入到了經濟發展的騰飛期、發展方式的轉變期、各項改革的攻堅期、對外開放的提升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在這樣一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關鍵時刻,習近平同志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之上,于2003年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提出了浙江發展的“八八戰略”,這是浙江發展總的戰略規劃,圍繞著“八八戰略”,浙江全省上下一件任務一件任務去分解,一件任務一件任務去落實,掀開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那么,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正是因為有了“八八戰略”的宏觀戰略指導,才為浙江打造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
相關閱讀: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視頻|如何將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看看各地交出的滿意答卷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視頻|戰略、策略分不清?一分鐘帶你厘清兩者的差異與聯系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海報|恪守戰略的原則性,注重策略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