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常征(中國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高瞻遠矚、視野宏闊、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辦好思政課、辦好什么樣的思政課、怎樣辦好思政課等重大問題,是新時代推動思政課建設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2021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說,“‘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實質上是辦好思政課的理念再更新、視野再開闊和格局再拓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會同中共中央宣傳部等十部門,制定并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思政課教師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边@就是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中提出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他又著重強調“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加強“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是講“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思政課能否講好這一道理,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思政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有的學校也存在課堂教學與現實結合不緊密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在講好“大思政課”中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只有這樣,才能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
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教師講好“大思政課”,不僅要講準講深“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也要講清講活“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還要講透“十三個方面成就”同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真切感悟到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飛躍不是體現在詞句的標新立異上,也不是體現在邏輯的自洽自證上,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回答實踐問題、引領實踐發展上?!敝髑澜虒W側重理論教育,而社會大課堂則側重實踐教學,同時,主渠道教學也包括課堂實踐。加強“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思政課教師要提高實踐教學能力,一方面要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另一方面要利用志愿服務、理論宣講、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并且注重總結實踐教學成果,把優秀成果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用好實踐教學基地
目前,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利用現有基地(場館),分專題設立了一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如教育部、科技部聯合設立的科學精神專題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設立的工業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生態環境部聯合設立的美麗中國專題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設立的抗擊疫情專題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設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設立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專題實踐基地,教育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設立的黨史新中國史教育專題實踐教學基地,共計7類453個。此外,教育部還在北京設立了以實踐教學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市26所市級重點馬院率先與16區結對子,成立16個“大思政課”建設共同體,做好實踐教學基地遴選和建設。對北京思政課教師而言,加強“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既可以用好本市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實踐教學基地,講好新時代偉大變革生動案例中的道理;又可以用好寒暑假時間赴京外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設立的專題實踐教學基地,開展有組織的實踐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與有關基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加強研究和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