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新質生產力、“兩個毫不動搖”、雷鋒精神、數據跨境流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高振福: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全面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振福指出,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生產力的躍遷發展,而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新”和“質”實現了生產力的能級躍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應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全面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層面,要創建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層面,基于國家提倡的“大科學”模式系統部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作,重點突出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助推“領頭羊”企業在技術攻關和基礎研究領域發揮其重要的支撐作用。在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層面,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朝著智能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進程。在創新人才培養引進管理體系層面,以“高精尖缺”的現實需求為中心,重點培養服務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優質人才;以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引導,著重培養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
摘編自《光明日報》
【劉翔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意義重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翔峰指出,實踐證明,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兩個毫不動搖”有機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貫穿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高質量經營主體。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繼續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有利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造公平競爭環境,貫徹平等保護原則,有利于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預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同時,有利于塑造產業鏈競爭優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合作、取長補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有利于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
摘編自《人民日報》
【王玉明:用自覺行動生動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
吉林師范大學副研究員王玉明認為,雷鋒以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鑄成不朽的雷鋒精神,早已成為億萬中國人心中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幟,化作延綿不絕的血脈傳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全社會都要以雷鋒式的英雄模范為榜樣,在各自崗位上身體力行地為新時代雷鋒精神作出生動注釋,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一是匯聚信念的能量,學習雷鋒將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奮斗,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筑牢同心圓夢的使命力量。二是培育大愛的胸懷,自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繼續傳遞,讓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成為全社會的行動自覺。三是發揚忘我的精神,以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孜孜以求、銳意進取,不斷增強自身本領,以匠心筑夢,沉淀愛崗敬業的工匠力量,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機統一起來。四是激發進取的銳氣,昂揚自信自強的奮斗力量,以雷鋒式英雄模范為榜樣,聚力攻關“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王鉞:推進數據跨境流動高水平安全,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王鉞表示,以數據跨境流動高水平安全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工作原則的必然要求,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科學的思維方法。樹立系統觀念,將提升數字貿易質量和數據跨境流動安全問題貫穿于國家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中通盤考慮;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設定并牢牢堅守基本的數據跨境流通安全底線。二是建立健全數據跨境流動法規體系。在法規體系構建中,需確立數據出境的安全評估機制,明確數據出境的標準、條件和程序;法規體系應與國際標準對接,推動形成國際通行的數據跨境流動規則;法規體系的構建還應注重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根據數字技術發展、國際數據跨境流動規則變化以及國內法律法規的更新進行及時調整。三是培養專業的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和技術人才。在課程設計和專業建設方面,為相關專業的學生開設數據科學、網絡安全、國際法等相關專業的選修課程;在職業培訓方面,針對數據管理和數字貿易領域的在職人員開展關于大數據跨境流動的專業培訓;在實踐與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應建立數據跨境流動模擬平臺。四是積極對標國際經貿規則,補齊數據治理短板。在數字貿易過程中,參與數字貿易的企業應學懂、弄通國際數據跨境流通規則,提升數據合規管理水平;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機制下的數字營商環境對話與合作,推動形成公平、透明、非歧視的數據跨境流通環境;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經貿規則,補齊數據治理的短板,優化國際數字營商環境合作。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光明網記者 趙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