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2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祝賀第37屆非洲聯盟峰會召開。習近平主席指出,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發展,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習近平主席強調,2024年將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新一屆會議,我愿同非洲國家領導人一道,著眼造福雙方人民,精心規劃中非合作新藍圖,推動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的賀電體現了中方對中非合作的高度重視、對非洲發展振興的堅定支持和對中非雙方共筑高水平命運共同體的殷切期待,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在非洲引發熱烈反響。
發展之路上的同行者
中非關系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正確義利觀以及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指引下、在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成就顯著。中非貿易總額累計超2萬億美元,中國始終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中國企業在非完成工程承包額超4000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3000多家中國企業在非洲國家投資興業,數十個中非經貿合作區和工業產業園區落地。
回首2023年,雖然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所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但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克服困難,穩步向前。2023年中國GDP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30%,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2023年,非洲經濟在多重挑戰中保持韌性。根據非洲開發銀行數據,2023年非洲經濟增長3.2%。15個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率超過5%,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亞、科特迪瓦、剛果民主共和國、毛里求斯和盧旺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24年非洲經濟預計增長達4.2%。
中非雙方國際協作緊密。中方堅定支持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同非洲國家攜手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非洲國家態度最堅決、立場最鮮明。全非洲同中國建交的53個國家都以不同形式表達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堅定支持。非洲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最踴躍的大陸,52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同中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力推金磚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非洲正式成員國達到3個,標志著東部非洲、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這3個非洲大陸區域在金磚合作機制下將更好地與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全方位、強有力聯系,推動“南南合作”進一步加深,彰顯了金磚合作對促進全球發展的重要意義。非洲加快推進大陸自貿區建設,一體化為非洲發展注入新動力。非盟在中國等積極推動下成為二十國集團正式成員,是該機制繼歐盟之后的第二個區域組織成員,不僅標志著國際社會對非洲的認可,也體現了全球治理體系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非團結合作堅守正道
“執大象,天下往。”中非團結合作堅守正道,是“全球南方”發展壯大的關鍵力量。中國與廣大非洲國家有著相似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斗歷程,在謀求民族獨立的斗爭中,中非雙方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同心同向、守望相助,中國人民是非洲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爭最鮮明、最堅定、最主要的支持者。近些年來,非洲國家逐步擺脫外部強加的所謂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等模式,積極謀求在獲得政治獨立后真正實現經濟獨立、自主發展。
當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中最大的經濟體,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面臨著共同的發展任務,對當前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有著相近的看法和訴求,在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努力中始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中非攜手創造“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為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注入重要正能量。
尤為重要的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后,中非逐漸建立起一種以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為特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的新型合作關系。中非雙方風雨同舟,攜手前行,秉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主持公道、捍衛正義,順應時勢、開放包容”的友好合作精神,圍繞如何堅定相互支持、深挖務實合作潛力、在國際事務中加強溝通協調廣泛深入交流,助力各領域全面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中國與非洲共同維護非歧視、開放、包容、透明的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推動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功。《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達喀爾宣言》指出,中非將繼續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共同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維護發展中國家發展權益和空間,反對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企業合作。現實將繼續證明,中非加強團結合作對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南方”發展壯大至關重要。
推動中非全面合作再上新臺階
今年秋天,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將在中國舉行,中非合作開辟新境界面臨重要機遇。雙方應共同努力,把好事辦好,不斷擦亮中非合作論壇“金字招牌”,推動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
著眼高質量辦會,中非雙方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24年來,中非合作論壇應時代潮流而生,伴中非合作而興,不斷走向成熟。同時,論壇帶動中非關系完成了從“新型伙伴關系”到“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再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三級跳。論壇的成就是中非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面對即將到來的論壇會議,中非雙方應密切配合,精誠合作,共同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著眼新時代合作,中非雙方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規劃設計好各項舉措。中非合作論壇只有打造契合新時代雙方發展需要的合作舉措,才能切實發揮引領作用。近年來,受全球復雜因素影響,中非投融資合作放緩。中非雙方應直面問題,共同探索如何推動務實合作提質升級與安全合作開拓創新雙輪驅動,更好服務中非各自發展振興、增進人民福祉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著眼長遠發展,中非雙方應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為世界現代化事業和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不斷注入新動力。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洲正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描繪的美好愿景加速前進。中非雙方應堅定支持彼此的現代化道路探索,突出互學互鑒,徹底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必將為雙方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發展壯大“全球南方”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于江、馬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