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數字經濟、全過程人民民主、高水平開放、中國式現代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羅來軍:技術創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認為,充分激發數字經濟發展動力,推進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至關重要。繼續加強核心技術研究攻關。應發揮我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提高數字信息技術研發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安全自主可控。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進一步明確階段性目標,集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優勢力量,加快重點突破,為技術進步積累資源。繼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發展研發設計、中試熟化、創業孵化等各類科技服務。完善全國技術交易市場體系,發展規范化、專業化、市場化、網絡化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繼續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建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政策,推行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讓各類創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繼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鼓勵行業領軍企業構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形成完善的研發組織體系,集聚高端創新人才。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引導領軍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和科研單位系統布局創新鏈,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摘編自《光明日報》
【包心鑒: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人類民主事業發展探索新的路徑】
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包心鑒認為,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使民主形態與自身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相契合,實現以民主促進國家發展、在國家發展基礎上推進民主,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全人類對民主的共同追求。全過程人民民主植根中華文化沃土,體現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發展起來,源自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把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生動展現在中國的民主實踐中,使中國的民主之花在人類政治文明的百花園中絢麗綻放。全過程人民民主沒有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民主模式,而是扎根廣袤中華大地,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養分,使民主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推動中國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得到中國人民衷心擁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功推進和拓展有力說明,人類對民主的探索和實踐永無止境,民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上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只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民主,才能不斷發展完善,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全過程人民民主為探索更好民主制度、解決人類共同問題提供了獨特智慧和全新選擇。
摘編自《人民日報》
【林夢:縱深推進服務業高水平開放】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夢認為,服務業是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也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一是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優化邊境后措施。要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分類放寬準入,推動科技服務、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開放舉措全面落地,持續深化增值電信、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二是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構建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需強化服務業內外標準對接、資格互認,加快消除邊境內壁壘。加快落實《服務貿易國內規制參考文件》,加強國內外規制銜接,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是強化要素供給保障,提升服務業開放能級。需加快簡化和優化來華外籍人員簽證手續,提高外籍人員來華工作便利化水平。出臺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對境外人員開放職業資格考試,便利境外專業人才在本地執業,探索建立開放便利的境外專業人才執業制度。四是統籌開放與安全,構建服務業開放風險防控體系。探索采取分類分級管理原則,加快法規制度建設、完善政策標準、優化技術服務,保證相關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建立健全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積極參與數據跨境流動國際規則制定,保障數據跨境流動安全。
摘編自《經濟日報》
【劉昀獻:在活力與秩序的動態平衡中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劉昀獻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既要以旺盛活力提供社會發展動力,也要以安定有序贏得長遠發展,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目標穩步前行。要堅持和發揚黨的民主集中制。既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和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黨員和人民群眾權益,又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充分激發出來并把人民的意志高度集中起來,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論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化制度優勢為國家治理效能,還是破解體制障礙、保證國家社會長治久安,都需要進一步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擴大開放。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既通過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又通過營造安全環境激發創新發展活力、保障高質量發展,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要樹立大抓基層的政策導向,不斷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和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機制,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既建立疏密有度的制度約束,讓社會成員依法依規行事,又搭建開放包容的創造空間,讓社會活力競相迸發,從而使中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
摘編自《新華日報》
(光明網記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