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鄧鵬(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工業大學基地研究員,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時指出,“大家對新的一年要充滿信心,把日子過得更好。春節期間,各地可以多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節日更喜慶、更歡快?!备挥形幕瘹庀⒌奈穆眉偃栈顒樱瑫頋鉂獾哪晡秲?。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融入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是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
文化是旅游的內在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文旅融合通過文化和旅游雙向賦能,以產品融合、要素關聯等方式聚合重組,是提升旅游品質、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路徑。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系統觀念、筑牢防線,旅游為民、旅游帶動,創新驅動、優質發展,生態優先、科學利用”的原則。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北京市東城區等50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標志著過去一年文旅融合事業取得了豐厚碩果。
文旅融合持續產生新動能,衍生行業新態勢。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信息,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達36.74億元,同比增長75.5%。居民國內出游總花費3.6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4.4%。不同于以往主要依賴旅游景區的傳統旅游模式,文旅深度融合融出了新思路、新樣本、新高度。許多城市紛紛“卷起”,將特色文化創造性融入城市旅游,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到訪,淄博燒烤、榕江“村超”、洛陽漢服、哈爾濱冰雪世界等成為文旅網紅打卡地,等等。各大城市的破壁“出圈”,充分反映出我國文旅市場繁榮發展的良好勢頭。隨著文旅融合事業走向深入,文化與旅游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假日旅游人潮涌動,繪就出一幅幅充滿消費活力、富有文化氣息的生動圖景。
以人民為中心做好文旅深度融合,讓人們能夠舒心出游、樂享假期。文旅深度融合旨在推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滿足人民群眾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例如,年輕人熱衷于“特種兵旅游”“Citywalk”等新模式,喜愛“南方小土豆”“廣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等親切溫情的語言表達形式,根據網絡“熱搜”決定出游計劃,不斷探索出旅游新模式。各地文旅局長紛紛亮出“絕活”為家鄉“打call”。同時,在提供便捷周到的文旅服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換著花樣把遠道而來的游客“寵上天”,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出游的滿意度,促進“流量”變為“留量”。許多城市帶頭做榜樣,開通旅游專列,提供接站服務,為乘客送上特色禮品;遇降雨降溫天氣,景區免費提供紅糖姜茶,暖心又暖身;游客深夜堵車,文旅局冒雪上山送物資,還為老人帶去急需藥品。部門聯動強化社會治理,營造和諧文旅市場環境,豐富文旅服務內容,以文明旅游風尚浸潤心靈。
推動文旅融合轉型升級,加強節假日期間文旅精品產銷保供。內容生產是文旅融合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文化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文化和旅游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交叉融合、跨界結合,不斷培育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產品,讓“頭回客”成為“回頭客”。
一方面,深入挖掘文旅基礎資源。地方城市從全局視角制定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規劃和不同門類文旅資源的專項規劃,尤其是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革命文化資源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挖掘,不斷夯實文旅融合的基礎。例如,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統籌全市文旅資源,以“歡樂春節 暢享京城”為主題,推出文化過大年、非遺過大年、演藝過大年、冰雪過大年、親子過大年、京郊過大年共六大系列7000余場活動,滿足市民和游客對春節文化旅游生活的美好期待。
另一方面,以“文旅+”帶動多產業同驅并進。多元跨界融合推動轉型升級,為文旅深度融合打開了新空間?!拔穆?科技”利用大數據、云計算、5G等現代信息技術帶來游玩全新體驗,“文旅+教育”助力大中小各學段開展“行走的課程”,“文旅+鄉村”以中國鄉村文化打造“村晚”等沉浸式春節民俗和群眾文化活動,這些跨界融合使人們得以充分享受風格鮮明、品質優異的文化旅游產品。
當前,文旅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全國多地文旅市場持續升溫、繁榮向好。文旅融合大有可為,必將持續釋放新動能,營造歡樂祥和的文化氛圍,助力人民群眾過上更加歡騰熱鬧的“文化年”。(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趙學坤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