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馮莉然(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發展和改革局)、郭勇(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資源型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工業碳排放的重點領域。當前,全球能源和工業體系加快演變重構,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正積極穩妥推進,資源型產業面臨全新變革需要,正經歷轉型發展的陣痛。邁上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資源型產業轉型要向哪里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這些數字經濟發展戰略,都為資源型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落實國家戰略,實現產業蝶變,資源型產業必須搶抓戰略機遇,堅持雙輪驅動、自立自強、融合協同、提質增效,不斷推動產業轉型一體化布局,技術創新精細化突破,發展方式綠色化變革,產業發展系統化保障。
堅持雙輪驅動,推動產業轉型一體化布局。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完善資源型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多措并舉推動資源型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資源型產業轉型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必須從戰略高度系統謀劃推進。從政府角度,要建立高規格、高效能的跨地域、行業、部門的統籌協調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型產業數智化轉型規劃編制,加大政策供給,細化配套措施,推動數智轉型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能耗、財政等資源要素向資源型企業聚集,最大限度實現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智能化改造,切實重塑產業鏈、生產鏈和價值鏈。
堅持自立自強,推動技術創新精準化突破。目前,資源型產業智能化轉型面臨著投入資金多、人才缺口大、數字基礎弱等難題。其中最迫切、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快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從智能化系統供應看,系統、裝備和技術已經成熟,但仍需聚焦提質增效,圍繞資源型企業需求,開發輕量化、易維護、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持續提高企業智能化水平。從智能化信息保障看,必須加快5G、6G、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擴充骨干網和傳輸網,筑好資源型企業轉型的信息“高速通道”。從智能化應用看,企業是智能化轉型的主體,必須更新管理理念,推動數智化在生產決策、安全管理、研發投入、成果轉化上的全場景應用,實現數智化建設上的突破。加快開展能源互聯網試點建設,推進“5G+智能礦山”高水平發展。從智能化鏈條打造看,必須抓住資源型產業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
堅持融合協同,推動發展方式綠色化變革。大力推廣數字化綠色生產方式,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新技術和節能設備在資源型產業中的廣泛使用,促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資源型產業綠色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著力提升數字化綠色環境治理能力,優化完善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和監管體系,更好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
堅持提質增效,推動產業發展系統化保障。資源型產業轉型,關鍵在企業。資源型企業要堅持智能化戰略,提升企業技術整合能力,堅決把數智化生產工藝貫穿開采、加工、綜合利用等產業鏈各個環境,系統構建智能化相關技術、裝備、系統、平臺,最大限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風險、促動產業鏈條延伸,切實把數字優勢轉化為生產優勢、競爭優勢和價值優勢。要加強人才引育,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創新激勵機制,推動裝備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推進智能系統、智能裝備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全面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