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這六組重大關系既辯證統一又一脈相承,既著眼長遠又腳踏實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是我們黨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深刻改變著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為了幫助廣大網友深刻理解這六組重大關系,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與光明網聯合推出“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專題視頻。6位黨校教師結合自身經歷,以深入淺出的講述、鮮活生動的案例,系統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法遵循。
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劉晨光,解讀“如何處理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
【文字實錄】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所謂“頂層設計”原來是工程學概念,指的是自頂向下的設計,也就是先設計總體,再設計局部,最后設計細節,是一個從總到分、從粗到細的過程。在黨的報告文件中使用“頂層設計”一詞,主要是指設計總體框架,不再包括局部和細節。所謂“實踐探索”,就是通過有代表性的基層試點,去摸清情況,探索規律。用大家更熟悉的話來講,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都很重要。這就像蓋房子,沒有施工圖固然是萬萬不行的,但施工圖也并非萬能的。在施工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始料未及的情況,需要根據新的情況進行新的設計。也正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建筑師可能產生新的靈感,可以進行新的創造。關鍵在于,不能把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割裂開來,而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正確處理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核心要義就是要實現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的上下結合、良性互動、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 《周易·泰卦·彖傳》有言:“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上下交通,方為吉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工作時,曾主持推動林權制度改革,就是基于當時福建省武平縣的實踐探索,同時也離不開他在福建地方工作時,對林業發展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對林權制度實際情況的深刻認識。后來,正是基于福建省林權制度改革的實踐探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
可見,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也是相對而言。福建省的林權制度改革,相對福建地方市縣而言是頂層設計,相對全國層面而言又是實踐探索。所以說,實現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結合,關鍵是要實現上下各個層面的良性互動。我們既需要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推進實踐發展,又要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完善頂層設計,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更加符合我國發展的具體實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行頂層設計,需要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在世界現代化的一般歷史進程中推進的,就是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上發展的,就是扎根中國大地、從中國自己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
深圳,原來只是一個小漁村,之所以能夠成長為一座國際知名的大都市,正是因為設立經濟特區這一舉措,“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義烏,作為國際知名的小商品市場,不僅是浙江的義烏、中國的義烏,也是世界的義烏,正是源于當初的政策設計使義烏揚長避短,找準定位,釋放活力,并且具有穩定性、持續性,既精神一貫,又與時俱進。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勇于進行實踐探索。實際改革過程中,有兩個問題比較常見。一個問題是:上級沒有文件,基層能探索嗎?回答是肯定的。頂層設計要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進行,正是因為沒有文件,更應該鼓勵、引導、支持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化的改革,及時總結和推廣基層探索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還有一個問題是:上級已有文件,基層能探索嗎?回答同樣是肯定的。頂層設計出臺的文件一般只是進行總體性、框架性的設計,不應該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需要給基層的實踐探索留下一定的自由合理空間,以便基層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創造性執行能力,更好地落實文件精神。因此,要使中央通過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也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
我們國家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就是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里面也充滿差異。各地基層,一方面要充分領會中央精神,對接中央和上級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也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地的具體方案。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把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并不容易。在遇到這樣那樣的疑惑或困難時,關鍵是要找準結合點,也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造福人民的政績觀。這樣才能心中有定力,眼前有方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問需于民,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問計于民,要把人民群眾當主角,當改革的主體,讓人民參與到改革實踐中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還要堅持改革成不成功,多大程度上成功,須由人民來評判,要把改革舉措放到實踐中去檢驗,讓群眾來打分,看改革是否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是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
把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論,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法論。只有把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統一起來,上下交通、良性互動,才能創造出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的生動活潑局面。
?
出品人:林振義 楊谷
總策劃:陳遠章 陳建棟
總監制:黃偉 吳叢叢
策劃:朱培蕾 蔣正翔 施墨
監制:張晞 李澍
統籌:秦真英 韓丹 桑熙 陳航 馬建祖
編輯:李彬
編導:路天悅 臧穎
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光明網聯合出品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
相關閱讀: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如何處理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如何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如何處理守正與創新的關系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理響中國·實踐新論|黨校公開課第九季】如何處理戰略與策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