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曹文宏(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僑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智春(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皟蓚€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也是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重大法寶”。當前,我們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智慧與精華是中國式現代化可資借鑒的寶貴財富,中國式現代化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現代文明的強大力量,二者同向同行、交相輝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鋪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民族底色”
從現代化的興發歷程看,西方國家是現代化的先行者,其現代化成就為后來國家展示了“未來的景象”,卻也導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思維誤區。歷史證明,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不是割裂傳統的“另起爐灶”,而是對歷史文化的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鮮明的中國特色與文化基因,中華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決定了中國必然能走出一條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的現代化道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脈。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現代化最深厚的根脈,影響其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與實踐方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寶貴財富,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極其宏闊的歷史高度與深度,成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表征?!按笠唤y”的政治傳統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能夠有效解決“人口規模巨大”帶來的復雜難題,化“人口數量”為“人口力量”,發揮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天下為公”的道德情懷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能夠規避“兩極分化、貧富懸殊”的陷阱,堅持“一個也不能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保弧靶奈锖弦弧钡木裨V求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更加重視滿足人民對豐富精神生活的需要;“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和萬邦”的交往原則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不會走“國強必霸、殖民掠奪”的老路,而是走促進世界發展、謀求共同進步的新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源泉,不僅為其指明了明確的道路走向,也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涌現出無數為國為民、德才兼備、堅貞不屈的先圣哲人和英雄模范,鑄就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鍛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紐帶?!白詮姴幌?,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指引中國人民在國家蒙辱蒙難、生死存亡之際踐履偉大使命;“革故鼎新,與時偕行”的創新精神指引中國人民勇于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不斷提出的時代之問,不照搬照抄現代化的“本本”,不斷突破固有的理論和經驗,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指引中國人民在現代化中敢于且善于吸收一切外來文明的優秀成果,汲他人之所長、補自身之所短,從而保持現代化的鮮活生命力。
中國式現代化鍛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成色”
中國式現代化不但是“物質經濟的現代化”,更是“精神文化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具備科學性與真理性的馬克思主義起到了“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其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生因子的結合,使后者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重煥新生,淬煉出切中時代脈搏、契合時代特征、彰顯時代內涵的現代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力量”。文化是立國之基,國家命運同文化命運緊密相連。近代以來,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中華文化含垢蒙塵,一度喪失生機活力。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助力構成了中華文明核心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獲“傳承動力”,再顯“時代生機”。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接續鍛造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皆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與發展,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實現中華文化“歷史與現實、古代與現代”的融合共存,有利于共同鑄就一脈相承的文化自信。
中國式現代化厚植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含蓄且內斂,其在現代社會的“由隱至顯”必須依托于特定的實踐場景,中國式現代化正是重要舞臺。脫離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必定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獨特的價值元素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奠定了跨越時空的啟迪,保證中國式現代化道不變、志不改。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現代元素也會反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升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是現代化面臨的關鍵課題。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另起爐灶”,更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之上的“時代再造”。在這一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養,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上,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如何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傳統文化同中國式現代化協同并行、熠熠生輝。
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筑牢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政治之魂”。“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鮮明特征和最突出優勢。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實的繼承者與弘揚者、主動的激活者與再造者。這就決定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必須將“堅持黨的領導”置于首要政治原則。只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牢牢把握“文化主體性”,進而促成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使在中國式現代化中造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夠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以及“時代之問”。
二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凝聚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思想之魂”。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遵循的理論基礎,是其得以成功的強大理論武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雖“分跨東西”,隸屬不同的思想范疇,但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二者的契合之處日益顯現,展現出強大的互通性與互容性。因此,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之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匯聚交融,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性與傳統文化的主體性的結合。
三是要形塑全方位話語,強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內生之力”。文化是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必須歡迎文化“走進來”,盡顯“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情懷,秉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共生思維,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推動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交融、互學互鑒。另一方面也要推動文化“走出去”,充分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秉性,乘勢而變、推陳出新,挖掘傳統文化中蘊藏的人類文明的共有精神,創造富含中國特色、彰顯世界意義的文明話語,向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當代價值的一面,從而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ū疚臑楦=ㄊ∩缈苹鹬卮箜椖俊爸袊浆F代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