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基層治理數字化、人工智能發展、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高質量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魏家齊、朱偉: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要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家齊、朱偉認為,數字賦能應用場景已成為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的突破口。新時代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要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具體包括:提升數字素養,增強干部隊伍數字治理能力,運用現代技術力量,推動數字應用場景平臺構建,幫助基層減負增智,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推進數字基建,建構交互式數據治理體系,為基層智慧治理拓展應用場景提供先決條件,持續推進市域治理的“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強化數字協同,通過完善“城市大腦”建設平臺設計,推動智能感知技術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機制,為基層治理和公共生活所打造的數字化界面,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注重數字普惠,針對重要民生問題整合數據,逐步實現城市基層治理問題全口徑匯聚,完善鄉鎮(街道)與政府部門政務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共享交換機制,關注數字倫理問題,不斷促進基層社會和諧與安定團結。保障數字安全,建立健全相關法治體系和標準體系,嚴格執法和司法,加大普法力度,為數字治理安全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摘編自《光明日報》
【劉鵬:保障人工智能時代需探索共享與監管動態平衡】
中國大數據應用聯盟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主任劉鵬認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需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合力,歐美國家積累的經驗做法,對我國數字安全治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第一,啟動國家人工智能數據和算法工程,加強人工智能數據共享。匯總高質量中文數據集,并促進數據分類分級有序共享,使安全性和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第二,加強生成式人工智能監管,切實保障數據安全,構建特定知識庫,及時發現問題并防范風險。第三,國際層面積極與聯合國及主要國家溝通交流,達成全球規避人工智能風險共識,國家層面,組織專家團隊進行人工智能風險評估和研究相關立法,加強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綜合競爭力。
摘編自《經濟日報》
【郭貝貝: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需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
郭貝貝指出,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內在要求。面向未來,以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首先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對標對表國際高標準金融規則,主動與國際高標準自貿區接軌,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從規則的接受者、跟隨者向規則的制定者、引領者轉變。其次要以自貿區開放平臺建設為載體,賦予自貿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推進金融制度先試先行,著重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最后要統籌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頂層設計,建立高標準、全方位的監管體系,健全宏觀審慎和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處置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摘編自《學習時報》
【胡敏: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把握正確方向不動搖】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認為,高質量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實現人民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發展,是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把握正確方向不動搖。具體而言,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政治,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準確識別時與勢、危與機、利與弊,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及時消除各種隱患。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方法,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的關系,著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積極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實效,要及時客觀全面反映實際情況,抓住有利時機,用好有利條件,出實招求實效,打基礎利長遠。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