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胡敏(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必須”的規律性認識,是近年來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實踐總結,又是立足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對做好經濟工作的深化認識。其中,堅持高質量發展是貫穿“五個必須”的核心要義,做好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必須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不放松。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
規律性認識的核心要義
認識規律、尊重規律、運用規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做好經濟工作的寶貴經驗。對做好經濟工作重要經驗及時進行總結,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也是黨的十八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個鮮明特點和一項重要內容。“五個必須”相互關聯、相互承接、有機統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創造性,貫穿其間的一條紅線就是堅持高質量發展。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才是硬道理”成為深入人心、嵌入歷史的時代話語,成為解碼“中國奇跡”的秘訣。“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成為全黨的共識。黨領導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實現了歷史性躍遷。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展階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發展方式難以維系的現實,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外部環境,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強調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作出重大戰略性調整,強調我國發展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個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須推進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實現人民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發展,是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堅持高質量發展是解決當前和未來中國發展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作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又以“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為落腳點,強調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這是黨中央尊重經濟規律、把握發展大勢、適應現實需要、爭取未來競爭主動的戰略選擇,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種重大風險挑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深刻領會會議精神
堅持不懈抓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政策取向上均凸顯了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主線,在系統部署明年經濟工作九項任務中也是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了重點,把握了關鍵。
在指導思想上,會議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基本原則上,強調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政策取向上,強調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要求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等等。這些字里行間的背后,事實上著眼的就是以經濟發展質的有效提升帶動量的合理增長,以高質量發展的“進”促進經濟基本面的“穩”,以高質量經濟政策制定實施的“立”推進各種桎梏和障礙的“破”,以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
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鍛造要依靠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跨越重大關口的必然選擇、贏得新時代我國戰略優勢的關鍵所在。只有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提升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實現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
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迸發要依靠高質量發展。要持續依靠改革開放增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在動力。堅決破除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思想障礙和體制機制弊端,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尤其要推出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要制定管用有效的法律制度和切實舉措,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消除各類堵點瘀點,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以更高水平的制度性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壯大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釋放要依靠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有助于從供求兩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開拓未來產業新賽道,將打開高質量的供給空間。激發各類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也將充分釋放國內廣闊的需求空間,不斷促進在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要上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平衡。
我國經濟發展的安全保障也要依靠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我國在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資源環境安全、網絡信息安全和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還需解決許多重大問題難題,必須始終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確保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始終把握正確方向
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
思想統一是政治統一、行動統一的基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中堅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貫徹好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政治。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準確識別時與勢、危與機、利與弊,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及時消除各種隱患。
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方法。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必須掌握正確的工作策略和方法,著力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的關系,著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講求工作推進的方式方法,積極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必須講實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又著重強調,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成為領導干部政績觀的重要內容,反對貪大求洋、盲目蠻干;堅持出實招求實效,反對華而不實、數據造假;堅持打基礎利長遠,反對竭澤而漁、勞民傷財。特別是要及時客觀全面反映實際情況。
這些都是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做好經濟工作的正確工作導向和思想遵循。只要我們深刻領會,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就能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