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田啟波(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深圳大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們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秉承綠色發展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積極提供全球生態公共產品,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引領作用,展現出了一個大國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緊跟時代、放眼世界,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讓同樣面臨實現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雙重任務的國家看到了希望,為發展中國家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鑒。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
全面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解決歷史交匯期的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生態文明體系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有機整體,諸要素均具有特定的職能作用,同時又離不開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生態文化體系是引導,生態經濟體系是基礎,目標責任體系是關鍵,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保障,生態安全體系是底線。
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合作新格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基于“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 等人類面對的嚴峻挑戰而提出的重大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指明了方向與路徑。其中,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與目標。如何在反對全球化聲音甚囂塵上、民粹主義紛紛抬頭、“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清潔美麗世界,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力:
一方面是要維護共同利益,夯實保障全球生態安全的堅實基礎。維護好人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生態系統、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良性運行,是人類的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和非排他性特征,要求人們拋開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來思考環境問題,共迎全球生態挑戰,這必須且只能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組織載體來化解危機。
另一方面,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共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撐。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這一共同價值是維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文化紐帶,沒有“共同價值”的引導,人類各個行為體就不可能普遍地相互認同并在這一基礎上按著共同生存和發展的原則相互協調,共同解決所面臨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問題。依托全人類共同價值,進一步確立人與自然共生共在的價值觀,積極建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撐。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構建全球生態治理新秩序
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全球生態協同治理,建立起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生態治理新秩序。
一是改革全球生態治理制度,保障發展中國家全球生態治理話語權和影響力。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引導國際秩序變革方向,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二是建設國際法治,推動全球生態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提高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國際規則有效遵守和實施,堅持民主、平等、正義,建設國際法治。”必須用最嚴格的法治和制度來治理全球生態環境,達成一系列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探索人類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和治理模式。
三是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維護生態正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造成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異,聯合國1992年發布并生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應率先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原則維護了全球生態主義。發達國家應多作表率履行其歷史責任,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增強發展中國家應對生態危機、維護生態安全的能力。
共謀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全球生態安全,關系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美麗中國建設成效卓著,也為化解全球生態困境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經驗借鑒,為美麗世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將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生態環境風險挑戰,加強協同治理,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