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蘇長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近些年來,中國式現代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越來越大。“中國式現代化”這個表述本身,體現了中國在國際關系中貫徹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則。
在國際傳播中要講清楚好的現代化
在國際傳播中講好、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要講清楚為什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一條好的道路。過去的西方哲學社會科學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圍繞現代化命題建構起來的,乃至一度確立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以西方生活模式和政治制度為標準”這樣的強勢敘事。有一段時間,人們在討論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時候,有時也不自覺地以西方現代化模式為參照,這會造成誤導。西方現代化模式本身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其本身也不能解決現代化過程中的一些突出問題,而且更多國家復制西方現代化模式的話,對世界和平發展并不有利,因而其不具有世界普遍意義。
這就需要回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含的一般現代化知識上。雖然世界上有多種現代化道路,但是現代化道路或者現代化模式均有得失,而現代化意味著人們對好的社會狀態的期待,這就需要對什么是好的現代化道路明確一些基本標準。在國際傳播中講好、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應該有必要告訴人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包含的一般現代化知識,有其道義上的優勢。
好的現代化道路大致有這樣幾個標準:第一個標準,這條現代化道路是否實現了自身發展。按照一些基本發展指數,西方式現代化道路在這個標準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這方面迅速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標準,中西現代化道路各有千秋。第二個標準,現代化進程中的發展成果是否為更多的人、絕大部分人所共享。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西方過去確定的現代化道路在一些國家內部造成巨大的貧富差距,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不平等的世界體系,它存在很大問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人類人口規模最大的群體的發展和共享,在解決貧困問題后繼續推進共同富裕。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同我們的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和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關。在這個標準下講中國現代化道路,就能突顯中國制度的道義優勢。第三個標準,現代化道路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不以侵略、掠奪、擴張、殖民別的國家為條件。按照這個標準,西方式現代化道路對世界來說不是好的現代化道路選擇,其對外侵略殖民掠奪實現自己發展,給其他民族造成悲劇;如果各國發展道路都這么走,對世界就是災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和平發展,沒有對外殖民、擴張和掠奪;推而及之,各國如果共同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有基礎。第四個標準,就是現代化道路在實現自己發展的同時,與其他國家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西方式現代化道路在這一點上也很難達到這個標準,這是由其資本主義屬性以及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本質決定的,一個掠奪性的現代化道路不可能在國家群體中間實現共同發展。好的現代化道路應該處理好自身與世界的關系,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有利于更多國家共同合作、互利共贏,實現共同發展。
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知識予以概念化、體系化、系統化
講故事的形式很多,但是有很強學理支撐的故事一般最能給外人啟發和啟蒙。因此,在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過程中,社會科學工作者很有必要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知識予以概念化、體系化、系統化。
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巧妙地將西方特色現代化道路轉化為一般現代化模式,也就是“現代化等于西方化”這樣的敘事,對世界上一些地區現代化道路產生較大影響,有時有很多誤導。在馬克思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理論中,這個現代化模式的本質屬性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這個體系只能容納并固化少數國家少數民族的現代化,維持一個兩極分化的不平等的世界經濟體系。這條道路及其生活方式對人類自然環境造成莫大的損害,有人測算,全世界如果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需要四個地球才能維持人類需求;這條道路以個人主義為至上、西方中心主義為至上,而真正的現代化道路應該是人民至上、社會至上、全人類均衡發展至上。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夠看清楚建立在西方式現代化道路經驗基礎上的西方主流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無非在用各種概念和理由來掩飾其弊端,對其缺陷采取回避的態度。以國際關系理論為例,美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用霸權穩定論來為西方統治世界辯護,“自由”世界秩序觀為其任性、自由地干涉世界其他國家獨立自主提供修辭;國際政治經濟學中的市場經濟理論、“國際”規則為基礎的秩序理論,本質上是鞏固和維護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不平衡、不平等狀態;等等。這套理論一度在世界上影響很大,但是隨著各個地區廣泛的世界政治自覺運動,人們越來越看清了其本質。
因此,要想對外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不能簡單地借用西方理論。有人說,為了讓別人理解中國道路,用別人的概念和理論來講,容易被接受。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很多政治經濟概念及其內涵,是有很強政治屬性的。例如,西方政治學經常用“威權”刻畫中國政治,為了讓人理解,我們是不是也要使用這個概念對外講中國政治現代化故事?這顯然絕對不行。這樣會把自己的現代化道路講歪了。
講有自主知識體系的學理支撐的現代化故事
對外講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故事,講有自主知識體系的、有學理支撐的故事,很必要。以政治學為例,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政府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對外講清楚中國政府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的作用,就需要有中國的政府理論。世界上流行的是英美的代議制政府論、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政府論,這套政府理論將政府描繪為惡的、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中國的政府原理和理論并不是這樣,立足人民建構政府理論,既對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背后的政府作用有意義,同時對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豐富世界政治學中的政府理論也很有價值。同樣,對于政治經濟學來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企業的性質和作用也有自己特點。在國際關系中,一些西方國家以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企業理論指責中國國有企業的海外經營行為。而實際上,中國國有企業除了具有一般企業的屬性以外,還有很強的社會屬性,這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有關。政治經濟學就需要發展中國的企業理論,這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知識體系構建的需要,同時,把這個道理和邏輯研究清楚、對外更好地傳播,對擴大我國經濟外交也能提供更多學理支撐。對于國際關系理論而言,對外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和平發展特性,同樣要將和平發展理論化,要把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制度道理講出來。十四億多人口規模的國家走出的和平發展道路,是當代國際關系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和平發展現代化道路的內部基礎,在于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出現問題和壓力的時候,總是旨在通過內部社會活力和制度創新來消化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采取以對外擴張來轉嫁問題和壓力的方式解決發展瓶頸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反貧困斗爭。中國沒有將解決貧困問題建立在掠奪外部世界的基礎上,而是通過內部激發社會活力、制度創新來完成,這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和平屬性決定的。在這個基礎上講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和平發展屬性,就將外交和內政聯系結合起來,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學理支撐就更強,在與有的國家侵略擴張掠奪的現代化道路模式對照中,也容易說服人。
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國際傳播工作,社會科學工作者需要提煉、概括、總結中國式現代化的知識體系。立足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有學理知識支撐的中國故事,能夠更深地打動人、啟發人、影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