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朱永彪(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和主要抓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初步形成了新的開放格局。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為我們科學、完整、準確理解“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提供了系統性指南。
“一帶一路”具有內外雙重目標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因應國際形勢變化,統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而提出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不僅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力,更為中國打造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
“共建‘一帶一路’既是為了中國的發展,也是為了世界的發展。”因此,“一帶一路”在共同發展的總體目標下,有對外、對內雙重屬性和雙重目標,是“內外兼修”:對外目標是在更好地“引進來”的同時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繼續不斷加強與世界的聯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同時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對內目標則是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更充分地利用外部資源,助力中國更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并帶動國內落后地區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拓展國家戰略的發展空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下更加堅實的國內基礎。
內外目標互為補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沒有對內目標,對外目標就失去了最終方向和支撐,將很難長期持續;離開對外目標,對內目標的根基就會受損,發展環境也將受到重大影響。只有內外兼顧內外均衡,才能更好實現“源自中國、面向世界、惠及全人類”的美好愿景。
共建“一帶一路”在內外兩方面成績顯著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系統總結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績:在對外目標方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耙粠б宦贰焙献鲝膩啔W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對內目標方面,“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從“后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
共建“一帶一路”顯著提升了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速度和質量,有助于中國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有助于保障中國產業鏈安全。經過十年的發展,“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主動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積極應對全球化新形勢的新型全球化方案,成為中國協同共建國家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增長難題的中國答案,并吸引了眾多國家制定了相應計劃,為加快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世界經濟復蘇撬動了更多的資源。由此,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國際合作平臺建設提檔升級。
中國提出的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等標準,建設“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絲綢之路等領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新時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理念重要貢獻的有機組成部分。共建“一帶一路”還顯著促進了中國與共建國家間的交流和對話,提升了中國國際形象,為中國與相關國家深入交流交往奠定了綜合穩定的基礎。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意義
中國的快速發展受益于改革開放和國際貿易,同時也為國際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發展提供了新動力、新支柱、新方案。共建“一帶一路”延續并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對外開放,成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新時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為國際經濟格局提供更多的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元素,注入更大的合理性、穩定性和確定性,推動全球經濟盡快復蘇和進一步發展,也將加快中國建設成為貿易強國的步伐,推動中國經濟更好更快轉型。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僅是緊抓中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的戰略舉措,也是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更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和必由之路。
新時期“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更好地平衡內外雙重目標,顯著提升國內各地區協同發展水平,高質量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增強中國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更好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以八項行動為抓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習近平主席宣布的八項行動,既是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具體計劃,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直接抓手。
在中歐班列等基礎上拓展搭建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形成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將進一步大大加強中國與共建國家、共建國家相互之間的聯通便利性,也將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質基礎。
在開展務實合作方面,中國拿出了更多真金白銀,這將在全球撬動更多的資源,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的增量和信心,并且通過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將使所有共建國家和人民都能從中受益。
隨著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繼續支持民間交往、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也有助于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助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也需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一帶一路”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建設,通過合作建立“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筑牢中國制度型開放的基礎。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還需要不斷加強國內相關戰略與規劃之間的協調與進一步融合,提高各戰略間配合的緊密度,建立良性的協作機制。如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與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戰略間的協調與融合,系統有機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這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承擔著多重使命,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性思維進行戰略統籌和布局,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