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葉堂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京津冀地區作為拉動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先導區,肩負著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高質量發展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的高效率、公平和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既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要求,也是關鍵途徑,更是最終目標。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點。創新驅動是推動經濟由外延式擴張轉變為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激活內在動力的創新發展之路。京津冀地區創新基礎扎實,科技實力雄厚,但在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創新效能有待提升、自主創新短板突出、產業優化升級能力不足等問題。協同創新是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京津冀地區要持續強化協同創新,助力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并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要以協同創新助力區域要素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動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在區域內合理流動與高效配置,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要素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北京聚集著大量高端人才、知識技術等創新資源,協同創新有助于加快關鍵創新要素向津冀地區流動與配置,改善區域創新資源配置不均問題,并通過撬動資源杠桿,推動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在區域內集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實力。協同創新還通過打破區域機制藩籬,加快優質創新要素間的碰撞、集聚及裂變,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向前邁進。
要以協同創新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與自主創新能力,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科技支撐。協同創新有助于充分挖掘津冀兩地的創新潛力、提升科技創新實力,“墊高”區域創新基石,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腹地支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有助于三地立足自身稟賦、深化聯合攻關,促進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
要以協同創新助力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奠定產業基礎。北京雖然坐擁眾多全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但仍存在區域內落地轉化能力低、服務區域經濟能力不足等問題。基于協同創新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有助于加快京津冀地區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在津冀的轉化規模與效率,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汽車、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進而鞏固和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京津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