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十年了,這十年走過了不平常的道路。共建“一帶一路”是超越國界阻隔、時空界限、意識形態,超越不同發展階段以及地緣紛爭的跨國經濟合作的全球性行動,得到了占全球3/4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參與、推動。它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沿著歷史長河將流向令人憧憬的遠方。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正處于深刻變化之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挑戰。四大赤字有增無減,時代之問、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擺在了全世界各個國家面前。人類面臨著前進還是倒退、是走向光明還是淪為黑暗的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重大選擇,人類社會迫切需要找到前行的方向、合作的平臺載體,找到解決人類發展失衡、世界地緣沖突、生態環境惡化等全球性挑戰的路徑,需要用全新的發展觀、文明觀、開放觀、合作觀和全球觀,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和規則。
共建“一帶一路”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盡管存在著很多風險與挑戰,但是毋庸置疑,“一帶一路”倡議是偉大的,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是偉大的,共建“一帶一路”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共建“一帶一路”這十年來,總的來看到底給世界帶來了什么?怎么形容它的現狀?如何評判他的未來?我認為,總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共建“一帶一路”十年形成了全球嶄新的價值取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接受的代表21世紀人類新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一面旗幟。當今世界有很多發達國家,然而其中一些國家實際上心胸越來越狹窄,目標越來越內向,政策越來越保守。比如說有的發達國家是把本國利益建立在其他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上,讓本國再次偉大,但不允許別國能夠再次輝煌;用各種手段,讓本國能輕易獲得國際社會的財富,但不允許他國靠著勤勞致富、靠著聰明才智獲得發展的機會;有的國家發展快了,或者某一方面發展快了,就會受到其遏制和打擊,不光是中國發展快了會受到這種待遇,其盟友發展快了也會受到這種待遇。中國以開放的胸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是希望所有國家提高經濟連通性,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能快速流通,在流通中獲得發展機遇,提高效率,實現共享。
第二,共建“一帶一路”十年形成了互聯互通的國際化大流通格局,打破了一些國家人為制造的屏障和壁壘,大大提高了全球經濟的連通性和嵌套性。古絲綢之路沿線的64個國家,不包括印度,因為它始終沒有參加進來,已經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基礎框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通向全球的海上絲綢之路,條條大路通北京。在國際上,習近平主席發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形成了這么大的規模,形成了燎原之勢,說明這個倡議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向心力,說明共建“一帶一路”找到了解決當今世界重大問題挑戰和矛盾的最大公約數。陸上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框架形成以后,在空間布局上逐步形成了陸??站W冰五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空間布局。我認為,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個地緣經濟共同發展的概念,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個全球經濟連通性發展的概念,陸上是重要的地緣經濟關系的對接,海上是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經濟關系的對接。網上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也是推進最快的領域??罩薪z綢之路主要是標準規則的對接和航線的加密和開通。冰上絲綢之路主要是面對北極和北冰洋的合作。我國和北極的主要聯系是新疆的額爾齊斯河,它經過俄羅斯最后流入北冰洋,所以我們也是北極國家。北極冰雪融化、北極航道開通以后,國際航運的運程會降低50%,運價會降低50%,所以我們在北極航道和相關國家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這種合作已經開啟,所以說陸海空網冰五位一體空間布局,將形成共建國家立體化互聯互通的經濟聯系。共建“一帶一路”形成了多維度推進的合力。通過十年的努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形成了推動世界互聯互通的大流通雛形,可以說為未來各國參與開放型世界的國際化、全球化的大流通奠定了基礎。
第三,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尋求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經濟發展、減小貧富差距的重要實踐平臺與載體。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到2030年僅是“一帶一路”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項,就可以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絕對貧困,使3200萬人擺脫相對貧困,加起來約4000萬人,但這是2019年的預測數字,我認為如果是現在分析脫貧人數只會比這個數字大,不會比這個數字小。麥肯錫有個分析,到2050年,共建“一帶一路”將給全世界八成地區的國家帶來經濟增長,也就是說有八成地區會因為共建“一帶一路”提高經濟增長水平,將新增30億中產階級人口,將給相關國家新增2.5萬億的貿易量,可以幫助更多的國家和人民擺脫貧困。所以,我們看到在解決全球性的問題方面,共建“一帶一路”會發揮重大作用。
第四,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我們與所在國以及第三方共同建成了一批標志性的工程項目,在世界上讓人們看到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場景和愿景。比如說中老鐵路、雅萬鐵路、蒙內鐵路等建設已經完成,中泰鐵路等也開始修建。我們在做中老經濟走廊調研時,中鐵有關負責人給我們介紹情況,中老鐵路修通以后,中老鐵路經濟帶就成為老撾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引擎,成為東南亞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泰國原來在中國和日本之間左右搖擺,中老鐵路修通以后泰國老百姓非常羨慕,泰國于是選擇和中國合作,中泰鐵路已經開始修建了。未來中老鐵路將連接中泰鐵路,會形成中老泰鐵路,構成泛亞鐵路的中線,這條鐵路將會連通泰國灣,和太平洋連成一體,陸上進一步連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形成陸路大通道。修建泛亞鐵路,曾經是1900年英法殖民時期提出來的,100多年過去了沒有任何進展,但是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讓它變成現實。越南高層到中國訪問,討論中越鐵路和越南鐵路、老撾鐵路的連接,未來東南亞會形成中老泰鐵路連接中越、中緬等若干國家的網絡,整個泛亞鐵路有可能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成為現實。這就是“一帶一路”打造的樣板。雅萬鐵路也是樣板。雅萬鐵路時速350公里,和我們國內的京滬鐵路一樣,全部是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標準,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的震撼。這一批示范工程讓人們看到了什么叫中國力量,什么叫中國方案,什么叫中國榜樣,什么叫中國速度。中國在做所有這些事的時候,和所有共建國和項目所在國是平等的,甚至我們的付出可能比收入還要多。共建“一帶一路”絕對沒有輸出戰爭、掠奪、剝削、壓迫、歧視,所以,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將會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第五,共建“一帶一路”給全球治理、全球秩序、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處理世界上國與國的關系提供了中國方案。在跨國經濟合作重大歷史性進程和行動中,中國提出了長周期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共商共建共享共贏。中國發展起來了,將給世界提供更多公共品,當前最大的公共品不是我們的錢,而是我們的思想、理念和與所有國家共同努力爭取和平發展的環境,用最大的努力使十年搭建的平臺載體造福中國與世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