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江時學(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2023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此次金磚峰會不僅是時隔三年首次恢復線下舉辦,而且進一步擴大了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朋友圈”。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指出,“當今時代,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版圖。無論有多少阻力,金磚國家這支積極、穩定、向善的力量都將蓬勃發展”。在共同開啟金磚國家合作的新征程中,既需要各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也需要學術界的智力支撐。因此,如何研究金磚國家合作,已成為我國學術界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第一,區分雙邊合作與金磚國家組織合作的不同。在我國,BRICS被譯為“金磚國家”。這一名稱有時指的是五個各自擁有國家主權的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有時則指的是一個國際組織。例如,在中國外交部官網中,金磚國家就被放在“國際和地區組織”一欄中。
在研究金磚國家合作時,我們必須區分金磚國家之間的雙邊合作和金磚國家組織的多邊合作。這一區分之所以是必要的,主要是因為雙邊合作不等于多邊合作。例如,南非與印度之間的貿易量增加,僅僅說明這兩個國家的經貿關系在發展;中國廈門至巴西圣保羅之間空中航線的開通,僅僅說明中國與巴西兩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在改善;中國在印度的投資遭遇不公平對待,僅僅是兩國經貿關系面臨的問題,不能被視為金磚國家組織內的經貿合作出現了問題。
區分雙邊合作與金磚國家組織合作的不同之處,既有利于強化金磚國家研究的整體性意識,凸顯金磚國家研究的嚴肅性和專業性;也有利于發現金磚國家合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從而為提升金磚國家組織的國際地位奠定學理基礎。
第二,恪守實事求是的原則。金磚國家組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是不容低估的,中國在該組織內的影響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研究金磚國家合作時,我們還是要恪守實事求是的原則,避免自說自話,夸大其詞。
迄今為止,金磚國家組織尚未實施過任何有實質性意義的貿易便利化措施,但有研究卻試圖證明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額增長與金磚國家組織采取的貿易便利化措施之間的關系。事實上,雖然金磚國家早在2020年就制定了《金磚國家經濟伙伴戰略2025》,但這一戰略基本上仍停留在文字層面。金磚國家組織之所以在經貿領域合作比較困難,一是金磚國家在經貿合作這一重大問題上利益分歧較大,很難達成共識;二是雙邊經貿合作的難度較小,而多邊經貿合作的難度很大。
在金磚國家“擴員”后,隨著成員國的增加,在經貿領域達成合作共識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因此,學者更應該恪守實事求是的原則,為推動金磚國家組織的經貿合作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第三,進一步強化應用對策研究。作為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重要課題,金磚國家研究不僅需要加強理論研究,而且不能忽視對策研究。當前,為推動金磚國家組織的合作,有必要認真研究金磚國家如何避免成為一個“空談俱樂部”,如果說七國集團(G7)是“全球北方”的代言人,那么金磚國家組織能不能作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等問題。
國際問題研究需要發揮學者的想象力,但在進行對策研究時要盡量避免“想當然”。例如,在對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金磚合作觀”或“金磚合作戰略”進行探討時,應注意對其“金磚合作觀”或“金磚合作戰略”的準確把握,因為“金磚合作觀”或“金磚合作戰略”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受到外交政策調整的影響,且常常是保密的。面對這一困境,學者在研究金磚國家的“金磚合作觀”或“金磚合作戰略”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基于自身的經驗和想象,更不能背離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否則,這樣的應用對策研究不僅不能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反而會“幫倒忙”。
第四,細化全球治理中的合作領域。隨著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研究金磚國家如何推動全球治理時,研究者必須注意到,全球治理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的概念,包括全球經濟治理、全球貿易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稅收治理、全球氣候治理、全球互聯網治理、全球數字治理、全球衛生治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全球人權治理、全球海洋治理、全球文化治理、全球環境治理、全球太空治理、全球公域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貧困治理以及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等等。鑒于金磚國家的發展模式不同,而且不同領域的全球治理對合作方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探討金磚國家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加強合作時,必須區分不同種類的全球治理,避免籠而統之地談論全球治理。要善于發現金磚國家都愿意參與的合作領域,否則很難提出切實可行的合作思路及實施方法。
第五,區分兩種不同的“唱衰”。國際上依然存在“唱衰”金磚國家的聲音。應該指出的是,有必要區分兩種不同的“唱衰”:一種是“唱衰”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一種是“唱衰”金磚國家組織的合作。對于第一種“唱衰”,應充分意識到金磚國家經濟增長潛力及發展前景不盡相同,不應用某一標準或某一時段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對于第二種“唱衰”,學術界應對其動機進行辨別。對于不懷好意的攻擊,學術界應該予以反擊;對于善意的“質疑”,學術界應該充分利用金磚國家組織“擴容”的良機,認真總結并宣傳金磚國家合作的成就,予以反擊,以此為進一步促進金磚國家合作提供智力支撐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