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9月24日,“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中共湖北省委黨校召開。本次學術研討會由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中共湖北省委黨校共同主辦。韓慶祥、王炳林、歐陽康、石云霞、鐘明華、陳曙光、李海青、宋儉等國內知名學者與省內高校和黨校等兩百多名教師學生,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的相關問題展開了研討交流。
湖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院)長趙斌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黨校的特殊使命。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慶祥提出要從歷史方位、哲學根基、體系主干、體系枝干、全面保障、領導主體、原創貢獻七方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王炳林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歐陽康教授、中山大學鐘明華教授、武漢大學宋儉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李雙套副教授、湖北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珊珊副教授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框架、邏輯起點、內容體系以及理論體系化和學理化的關系、理論創新的價值歸旨等內容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石云霞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曙光教授和李海青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麗霞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關鋒教授分別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第二個結合”、生產力理論、中國式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等問題進行了重點論述。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次會議立意高遠、主題鮮明、內容前沿、思想深刻,是一次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學術研討會。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影響深遠,在于其以深刻的學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真理性、以完備的體系論證其理論的科學性。當代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有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重大時代命題,不斷深化認識、凝聚共識、抓好落實,既要在實踐基礎上認識理論的系統性、建構理論的學理性,推進理論創新,又要在實踐中為豐富發展黨的創新理論、推進黨的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提供更多學理研究、學術成果和學科支撐,使黨的創新理論在新時代彰顯出更強大的真理光芒和實踐偉力,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最核心的理論形態。
(供稿:譚妤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