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凌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23年2月21日,中國政府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這是繼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后,中國對如何實踐該倡議提出的重要文件。一年來,全球安全倡議受到了廣泛的國際關注,推動全球安全倡議的實踐將對全球和平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當前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加強全球安全治理已成為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能力與意愿都在增強。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更是意味著中國將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發揮更加積極且重要的作用,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安全治理之路。
全球安全治理赤字凸顯
當前全球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大國競爭加劇、安全議題增加、局部動蕩不斷、安全治理乏力,已經嚴重危及國際和平與發展。無論是地區沖突等傳統安全議題,還是網絡安全、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全球安全治理都呈現出明顯不足,赤字凸顯。
一是全球安全治理赤字愈發明顯。當前各類安全問題不斷增加且類型多樣,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互影響,疊加共振,全球安全的復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全球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日益凸顯。面對如此復雜的安全議題,治理難度增加,治理赤字愈發明顯,顯著體現在制度供給不足、制度競爭加劇和制度碎片化等多個方面。許多安全問題缺乏有效的安全治理制度;安全制度往往與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相關,其制度競爭更加明顯,制度之間的包容與共享有限;安全制度的碎片化不僅體現在領域之間,還體現在同一領域中,受大國主導、國際行為主體多元化影響較為明顯。
二是大國博弈導致全球安全治理的信任赤字惡化。大國關系對于全球安全治理具有重要影響。在無政府狀態下,國際組織難以提供完全有效的安全治理,大國之間關系的好壞對全球安全治理影響巨大。令人遺憾的是,當前國際安全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全球安全治理面臨多方考驗,治理需求日益增加,但部分大國參與全球安全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卻在下降,大國戰略互信明顯受損,全球安全治理乏力。
三是地區沖突頻發、國內沖突增加導致和平赤字加劇。當前,各種地區熱點問題尚未解決;受疫情影響,各國的經濟社會矛盾有所加劇,國內不穩定因素增加;一些國內沖突還產生了地區擴散效應,導致局部地區動蕩;政治化、安全化和泛安全化導致全球安全問題大幅增加,全球安全治理更加捉襟見肘,和平赤字進一步加劇。
四是全球經濟貧富分化導致發展赤字凸顯。發展與安全密切相關,發展是安全的基礎,沒有發展就沒有安全。以往全球安全治理進程與全球發展進程高度相關。然而,當前全球發展赤字面臨更大的挑戰,受疫情影響,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進程受阻,各國發展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貧富分化問題更加突出,這也使全球安全治理面臨多重挑戰。
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國角色
在全球安全治理實踐中,中國積極扮演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熱點問題的斡旋者和安全觀念的引領者等多重角色。一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中國不僅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還積極參與維護世界和平,顯著體現在推動安理會改革,參與各種安全問題的勸和促談,在國際維和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積極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提出應增強安理會權威和效力,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的國際維和貢獻有目共睹。
二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為現有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主張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和二戰以來形成的國際秩序的合法性。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聯合國在全球安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包括認真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規定的制裁措施。中國倡導大國之間的協調與共識,從而更好地維護國際秩序。當然,對于國際秩序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中國主張世界各國共同協商,推動國際秩序的變革與完善,從而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三是熱點問題的斡旋者。勸和促談是中國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時一貫堅持的外交立場和理念。一直以來,中國在國際和地區熱點、敏感問題上發揮了重要調解作用。當前,全球熱點問題依然很多,一些問題的熱度居高不下。對于熱點問題的解決,近年來中國的參與更加廣泛和深入。隨著能力的增強和意愿的提升,中國對于全世界范圍內其他熱點問題的斡旋也更加積極,為熱點問題的降溫和解決貢獻了中國力量。
四是安全觀念的引領者。從新安全觀到全球安全倡議,無不體現出中國對安全問題的客觀認知和理性思考。全球安全倡議相對于新安全觀、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亞洲安全觀而言是繼承與發揚,不僅堅持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理念,而且結合形勢變化對安全實踐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全球安全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全球安全觀念的共識。作為全球安全觀念的引領者,中國須更大程度凝聚安全共識,更好地將其轉化為全球安全治理的協同行動。
走中國特色大國安全治理之路
面對國際安全新形勢,中國倡導全球安全倡議,其核心內涵是“六個堅持”。全球安全倡議與中國以往提出的安全理念一脈相承,體現了中國安全理念的與時俱進。與此同時,全球安全倡議也極富理論創新價值,以共同安全取代零和安全、以綜合安全超越傳統安全、以合作安全超越聯盟安全。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有必要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全球安全倡議更具代表性、包容性和有效性,體現了中國維護全球安全、發展、和平的大國擔當。今后,在全球安全倡議的指引下,中國將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安全治理之路。
一是堅持合法性。中國倡導和參與的全球安全治理都是要堅定地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地位,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對全球安全治理參與的合法性的堅持極為重要。對于一些重要安全問題的解決,中國主張應該在聯合國及其相關框架下,通過妥善方式予以解決。
二是注重漸進性。中國主張全球安全治理要循序漸進,特別是對于一些多年累積、關系復雜的安全問題,更加需要有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對于國際反恐和國際毒品問題也主張要標本兼治,這些都表明了中國主張要以相對謹慎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
三是強調綜合性。中國主張綜合安全觀,實際上是既看到了當前安全問題的綜合性,也看到了安全目標的綜合性,并且主張通過綜合手段來解決安全問題。對于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織的復雜態勢,中國主張通過政治、經濟、社會等多種手段綜合施策,更加精準有效地解決各類安全問題,進而保證全球安全治理能夠持續有效。
四是倡導共同性。中國主張共同安全,全球安全治理要實現共享和共贏,而非零和博弈。為實現共同安全,中國倡導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加強對話與協商,共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中國倡導構建普遍安全的世界,各國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反對陣營分化和結盟對抗。
五是重視發展性。中國的安全觀可以理解為一種發展型安全觀,強調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未來世界能否更加安全,關鍵在于發展問題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解決。沒有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發展,就不可能有世界的可持續安全和共同安全。
全球安全倡議自提出以來,已經得到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的贊同與支持,體現了該理念已得到較為廣泛的國際認可。《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列出了20項重點合作方向,具有鮮明的行動導向,也有助于貫徹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內涵“六個堅持”。但是,全球安全倡議的實踐也面臨著安全理念分歧、熱點問題解決有限、大國協調困難、全球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等局限。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踐行全球安全倡議,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百年大變局下中國外交能力建設研究”(21BGJ07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