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光明網聯合推出“理響中國之鏗鏘有‘理’·黨校公開課第七季”專題視頻。通過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理論解讀視頻,6位黨校青年教師以深入淺出的理論闡釋、生動鮮活的話語表達,深刻領悟和闡釋“六個必須堅持”的核心要義,為廣大青年營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濃厚氛圍。
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孫海洋,解讀“堅持系統觀念”。
【文字實錄】
大家好,我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的孫海洋。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看問題,要全面地看、聯系地看、發展地看”,這是對我們系統認識事物的要求。在成語中,“盲人摸象”“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刻舟求劍”,說的則是那種片面看問題、孤立看問題、靜止看問題的現象。什么是系統觀念呢?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只有堅持系統觀念,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順利推進事業發展。如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眼前、不看長遠,只看現象、不看本質,那么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往往會顧此失彼,按下葫蘆浮起瓢。
中國共產黨人歷來高度重視要系統認識問題,系統解決問題。比如,毛澤東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方,叫“彈鋼琴”,要彈好鋼琴,單靠一個或幾個指頭肯定不行,必須十個指頭相互配合,才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鄧小平提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可以說是一以貫之。
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已經全球第二,但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船到中流浪更急”,面對新征程上各種兩難、甚至是多難問題,尤其需要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處理好各方面關系、統籌好各方面利益、調動好各方面的積極性。
新時代十年,我們見證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自覺運用系觀念抓改革、謀創新、促發展,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各項事業。那么,如何做到堅持系統觀念呢?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提供了三把金鑰匙,“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
首先是要前瞻性思考。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過程,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前車之鑒”,這句成語蘊含著豐富的智慧。的確,今天發生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只有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研究,才能弄清事物的發展趨勢,才能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
曾有美國媒體評論說,西方領導人只考慮眼前一兩年,至多不過任期內的四五年,而中國領導人的視野則是50年、100年,甚至是200年。比如,我們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就是立足五年,謀劃十五年,著眼“第二個百年”,以此來擘畫前景,前瞻未來。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這就引出了第二點,全局性謀劃。整體由部分組成,但整體又大于各部分的總和,這是系統論的基本觀點。古人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運用局部性的東西。從全局上看問題,就好比登高望遠,自然“一覽眾山小”,不僅能夠避免“見樹不見林”的誤區,而且還能占領戰略的制高點。這也是為什么總書記反復強調“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從福州的“3820”工程到浙江的“八八戰略”再到“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充分體現了總書記的高瞻遠矚和戰略謀劃。宏觀方面如此,具體領域亦然。
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考察調研。在聽完介紹后,總書記講,黃河流域的治理要堅持系統觀念。這就是把黃河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上游涵養水源,中游保持水土,下游保護濕地。真可謂是,因地制宜分區治,齊抓共管一盤棋。正是在這一系統觀念的指導下,近年來,我們一體化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和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今天的黃河三角洲,海風吹拂,蘆花搖曳,鴻雁紛飛,一片安詳。作為從小生長在黃河入海口的東營人,此情此景,讓我內心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第三要整體性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這里的“全面”,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聯動集成。中國要強大,各領域各方面都要強起來,不能長的很長、短的很短。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既強調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又注重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比如,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區域、人口、領域全面覆蓋的同時,又把脫貧攻堅作為底線任務;全面深化改革,既作出頂層設計,又勇于突進深水區、啃硬骨頭。再比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既對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又對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國、國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單列部分進行安排,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抓關鍵、補短板、防風險的戰略考量。
新征程上,形勢越是復雜、任務越是繁重、考驗越是嚴峻,我們就越要堅持系統觀念。只有做到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系統工程賦能助力,才能不斷創造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輝煌。
?
出品人: 林振義 楊谷
總策劃: 孫曉莉 陳建棟
總監制: 黃偉 吳叢叢
策劃: 朱培蕾 蔣正翔 施墨
監制:張晞 李澍
統籌:秦真英 韓丹 桑熙 陳航 馬建祖
編輯:徐倩陽
編導:路天悅 梁爽 常世林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光明網聯合出品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