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如何堅持和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兩個毫不動搖”,在平等保護原則之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的重大課題。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可以說,平等保護是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平等保護是“兩個毫不動搖”的法律表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207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边@就在法律上宣告了公私財產平等保護的原則,這也是我國物權法的重要亮點。這一規定在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物權的原則,把公、私財產置于平等保護的制度框架之下。另外,《民法典》總則編第113條將物權平等保護原則進一步擴張為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原則,擴大了平等保護的適用范圍。這兩條規定與原《物權法》第4條相比,不僅增加了“平等”二字,而且擴大了平等保護財產的范圍,這就更加清晰、明確地確認了財產權的平等保護原則。
平等保護原則是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西方國家,物權法以確認和保護私有財產作為基本功能,只規定了抽象的所有權,并未對所有權按照主體的不同進行類型化區分。我國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诰S護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和促進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需要,在法律中尤其是物權法中確立平等保護原則非常必要。平等保護原則既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有恒產者有恒心”,促進社會財富增長的需要。
平等保護原則作為民法典的核心原則,實際上是“兩個毫不動搖”原則的法律表現。只有堅持平等保護原則,才能讓億萬人民群眾專心創業、安心經營、大膽投資、放心置產,才能平等對待各市場主體,營造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確保規則平等、權利平等和機會平等。我們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需要堅持在“兩個毫不動搖”的歷史經驗基礎上,不斷繼續強化對民營經濟的保護力度,使民營企業家大膽創新、放心置產,最大限度地發揮民營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大進程中的正能量。
平等保護要求依法保護民營企業財產權
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必須要建立以公平為核心的產權保護制度,從而為市場經濟提供基本的產權保護框架。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也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具體而言,從行為激勵角度看,法律保護產權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供穩定的制度預期?!坝泻惝a者有恒心?!彼^恒產,其實就是受到法律穩定保護的財產。法律對產權的保護有利于形成對財產的安全感。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可以為個人提供長期穩定的預期,這就有利于激勵人們進行長期投資,而不必擔心因政策變動而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于存在穩定的“制度預期”,私人所有者會主動捍衛其財產權利,排除一切對其財產權利的不法干涉,并對自己合法取得的財產會受到法律保護具有合理期待。
第二,保障財產的安全。只有有效保護人們的安全,人們才會有投資的信心、置產的愿望和創業的動力。沒有健全的法治,將導致人才、智力的外流與財富的流失。沒有此種安全感,不僅會導致資產的無謂消耗與浪費,也會導致資產外流,抽空社會財富。有了安全感,人們才敢大膽投資興業,大膽創新,進行長期、持續的投資。
第三,維護投資興業的自由。法律對產權的保護有利于調動權利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保護財產權,就是要“保障個人自由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他在財產法領域自我負責地進行生活”。通過此種對物權行使自由的保護,可以有效激勵人們置產創業的愿望,既可以激勵人們勤奮工作、艱苦創業、積累財富,也激勵人們大膽投資興業,勇于創新,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
第四,鼓勵創新創業。激勵創新,永遠離不開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一方面,只有保障產權,尤其是保護創新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新型財產權利,才能保障個人的行為自由,激發個人的創造力;另一方面,只有充分保護產權,才能激勵人們勇于創新。世界各國的歷史經驗都表明,一個國家只有注重對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產權的保護,才能真正鼓勵創新,社會才具有活力。這就更依賴于法律對民企的各項財產權的保護。只有不斷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才能激發個人的創新動力與欲望,從而不斷推進中國科技的進步、技術的發展。
如何有效實現平等保護
平等保護是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這必然要求貫徹民法的私法自治。然而,具體到法律實施過程中,平等保護原則如何貫徹到每一個民商事交往具體場景,還需要通過“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等更微觀的制度來配套實施。平等保護應當以負面清單為基礎,根據負面清單對民事主體實施的行為進行法律評價。具體而言,包括如下幾點:
第一,市場準入。與曾經的“正面清單”模式相比較,“負面清單”模式的重要特點就在于建立了“非禁即入”的制度模式,并使“非禁即入”成為市場開放與創新的制度保障。《意見》指出,定期推出市場干預行為負面清單,及時清理廢除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優化完善產業政策實施方式,建立涉企優惠政策目錄清單并及時向社會公開。因此,需要清理各項投資審批事項,為民營企業松綁減負,對禁止進入的清單需要不斷“瘦身”,壓縮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限制范圍,破除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形障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商業模式創新,解決民營企業的準入門檻依然過高、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的問題。
第二,經營保障。負面清單模式的特點在于“法無禁止即自由”。民營企業取得合法經營資格,其經營權也應當受到法律保障。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規范政府權力,有助于明確劃定政府干預民事活動的邊界,從而在整體上降低市場主體的市場準入風險,并提高市場主體對經營活動的后果和效力的可預期性。因此,對市場主體經營權的限制,必須要有法律依據。不能隨意限制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得打著合法的幌子隨意插手民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活動,不能對民營企業合法正當的經營活動進行不當干預。
第三,市場監管。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要求行政機關審批的領域僅限于法律明確列舉的事項,并且行政機關要對市場準入的限制條件進行合理說明,從而有利于推動行政行為的公開、公正和公平,使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規范限制,從而能真正保障市場主體的行為自由。此種模式要求從過往注重進入審批轉向對經營過程和經營行為的監管,要摒棄過往那種以事前“發證”為主要監管手段的落后治理模式。政府的主要角色是營造和維護市場化、法治化的公平競爭和營商環境,而不是輕易干預和介入、甚至替代企業的自主經營活動。要進一步準確實施反壟斷法,加強對行政壟斷的規制,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反壟斷的目的是發揮市場競爭作用,如此才有利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第四,權益保護。對民營企業而言,只要其依法成立、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就應該充分保護其合法權益。政府要嚴格執行合同,依法保護產權,增強民營企業的合理預期和信心,依法行政必須充分尊重、保護民營企業財產權。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從立案、偵查、采取強制措施、審判和執行等各個環節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不得濫用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強制措施。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要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就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兩個毫不動搖”的核心是構建以平等保護為核心的產權保護制度體系。落實平等保護,必將有力提振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