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鮑春雷(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青年就業狀況不僅影響其個人的生活和發展,還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強化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政策。受經濟社會發展、人口結構變化、就業觀念改變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青年就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進一步強化就業服務,促進青年群體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當前青年就業面臨的挑戰
當前,我國青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經濟發展不確定性較多,疫情以來不少企業招聘策略更加謹慎保守,導致就業總體需求有所下降。二是青年勞動力規模較大,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158萬人,加上留學歸國人員、中職和技校畢業生、“兩后生”等,青年勞動力大規模進入市場,造成就業總量壓力較大。三是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強了青年就業能力,但同時也延遲了青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提升了青年的就業預期,很多青年如果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就選擇暫不工作,要么通過提升學歷的方式來增強競爭力,要么準備“考公”“考編”,或繼續尋找滿意的工作,找工作時間延長。四是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接軌不夠緊密,特別是在當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的背景下,一些青年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反映在勞動力市場中,突出表現是今年以來16歲~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出現“攀高”態勢,引發社會各方廣泛關注。
青年就業服務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盡管當前就業需求在下降,但我國經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可為青年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長期需要促進青年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當前,為幫助各類青年盡快就業,需要通過更加有力的服務,解決好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問題,其中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效信息獲取不暢。青年在就業信息獲得方面存在兩種困境:要么受困于信息繭房,在求職時只關注自己主觀希望看到的信息,不愿多方嘗試和找出路,導致長時間找不到心儀和適配的崗位;要么淹沒在信息海洋,目前各類招聘信息鋪天蓋地、魚龍混亂,其中有不少虛假信息,青年人在大量信息中難以精準把握。
二是就業觀念引導不足。一些青年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或是不著急找工作;也有人認為擇業重要性大于就業,第一份職業選擇往往對今后職業生涯有重大影響;還有人由于接收到一些職場負面信息,對于進入職場心存畏懼。由于缺乏對就業觀念的有效引導,青年人緩就業、慢就業甚至不就業現象日益增多。
三是就業服務“溫感”不高。當前青年就業服務面臨專業人員隊伍不足、總體服務能力有限等情況,且不少就業服務人員提供就業指導多是在理論層面,對職場實踐了解不夠導致提供的指導“不接地氣”,實際效果不佳。另外,部門間、機構間缺乏服務資源整合,就業服務力量尚未形成合力。一些地方通過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提升了服務效率和精細化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就業服務的“溫度”在下降,服務人員與青年人面對面機會減少,服務多是一些簡單的跟蹤回訪和就業信息推送,出現“信息越來越近、服務越來越遠”的現象。
強化青年就業服務的建議
進一步做好青年就業服務,需要處理好就業信息的供求不對稱問題,解決好青年人就業觀念的轉變問題,并適應當代青年特點和實際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
第一,在就業信息服務方面,匯總收集并分類整理適合青年群體的就業崗位信息,依托人力資源市場、就業網站、微信平臺、APP等多種渠道,向有需要的青年人及時發布、精準推送,便于他們及時獲取和掌握。開展就業信息服務市場整治行動,剔除虛假就業信息。針對有特殊困難的青年群體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盡早實現就業。
第二,做好就業觀念引導。加強對青年群體的職業指導與規劃,幫助他們認識職場、了解職場。將職業指導時間前置,引導學生進校即開始認知職業世界,設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目標,明確自身興趣愛好,培養就業核心能力。構建青年職業軟技能框架,輔以相關培訓課程,在培養專業能力基礎上,加強對職場所需自我認知、人際溝通、團隊協作等核心能力的培養。對一些關于青年就業社會輿論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及時做好解讀和引導,幫助青年樹立正確就業觀念。通過教育培訓、宣傳引導、交流活動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主動適應時代變化,適應現代企業需求,調整就業思路,鼓勵“先就業、再擇業”,避免長期脫離勞動力市場。
第三,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加強政府部門、企業、學校、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強化就業服務能力供給,針對青年開展求職講座、職場體驗、就職咨詢及職業介紹等形式多樣的服務。加強專項服務制度建設,在有序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啟航計劃等專項活動基礎上,針對不同青年群體的就業需求和突出問題,提供更加精準的就業指導。探索讓青年服務青年模式,組建青年職業指導師隊伍,通過易于接受的方式為青年人介紹政策、傳授經驗。加大對失業青年的就業援助,開展實踐引導、分類指導和跟蹤幫扶,促進其盡早實現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