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創新體系、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吸引利用外資、自信自立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牟岱:健全完善創新體系,提升整體創新效能】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智庫專家、二級研究員牟岱指出,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培育核心競爭力、打造創新型國企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自主創新被擺在了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核心位置。對此,關鍵一點就是要健全完善創新體系,提升整體創新效能。一是要發揮企業產學研主導作用,全面提升協同創新效率,使科技成果能更好地由企業使用,逐步形成領軍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推進的新局面。進一步強化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地位,推動更多任務由企業提出、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協作機制,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合作關系。二是要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創新整體效能。要切實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率。立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三是要引導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和風險防控機制。要兼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訴求,充分考慮創新的貢獻率,明確界定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責、權、利,探索通過成果權益分享等方式合理分配創新成果,激發自主創新活力。
摘編自《光明日報》
【瞿林東: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體現在多個方面】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瞿林東表示,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脈相承、從未中斷,一直延續到今天。關于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可以從不同方面深化認識,其中以下幾點至為重要。第一,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實體銜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擊而中斷,后一個朝代都自稱是前一個朝代的繼承者,都強調前朝何以失天下、本朝何以得天下,這實際上都是在強調本朝和前朝的聯系。這種種聯系的疊加,成為一個一脈相承的政治譜系。第二,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中華文化傳統從未中斷。春秋戰國時期,古代中國涌現出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聞名于世的偉大思想巨匠,他們提出的思想主張、價值觀念塑造了中華文化傳統,對于后世的政治理念、人生哲學、社會倫理等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第三,發達的中國史學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的有力明證,凸顯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從未中斷。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二十六史”及其他各類史書貫通古今,作為中華文明連續發展的記錄,代代傳承、世世研習,使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從未中斷。第四,作為中華文明賴以流傳的工具,文字語言從未中斷。從文字方面來看,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由隸書到楷書,由繁體楷書到簡體楷書的發展過程十分清楚、完整。而且,不管字形發生了多大變化,字的構造總是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共同原則。在語言方面,古今差異的確不小,但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詞匯及專門術語上,語法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從未中斷的文字語言,是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的重要標志。
摘編自《人民日報》
【郝紅梅:在新發展格局戰略高度統籌謀劃吸引利用外資】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郝紅梅表示,利用外資是增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循環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打通制約高端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制度型障礙,強化我國大市場優勢,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質量和效率,要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放在新發展格局戰略高度統籌謀劃強力推進。一是要推出更多實質性開放措施。要持續提高開放質量,讓外資企業敢于投資,安心經營,做大做強。二是要持續打造更為優質的營商環境,重塑商業吸引力和投資者信心。當務之急是釋放清晰穩定的政策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其次,要真正對標國際高標準營商環境,解決營商環境存在的短板。三是要提升外資服務水平,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效率。要從解決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動態監測企業訂單、就業、資金鏈、供應鏈等情況,重點抓好因各種原因影響延期增資和項目洽談的有關工作,尤其是抓好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推動更多的外資企業增資擴股,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四是要強化招商引資競爭力。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及時把握產業轉移的動向,密切跟蹤延緩的外商投資項目,通過多種途徑保持、加強同外商的聯系。五是要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自貿試驗區為深化國內相關領域的改革探索路徑。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劉長軍:堅持自信自立是彰顯自身底氣的關鍵所在】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長軍認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獨立自主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自信自強是我們砥礪前行、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力量。10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自信自立始終貫穿于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光輝歷程;我們黨堅持自信自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反對各種形式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堅持自信自立,是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發展實際、解決中國發展難題的科學方法,是我們在紛亂局勢中始終保持自身特色且能彰顯自身底氣的關鍵所在。正是因為堅持自信自立,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遵循規律、追求真理,不懼風雨、不畏險阻,真正做到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新時代的偉大奮斗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順利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有力證明了堅持自信自立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我們黨繼續堅持自信自立的堅實基礎,也是我們黨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的信心源泉。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中國共產黨人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歷史發展大勢,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使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指引我們黨在新的趕考路上勇毅前行,不斷書寫新的優異答卷。
摘編自《經濟日報》
(光明網記者 鄭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