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6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吳向東,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秘書長孫慶偉出席。參加揭牌儀式的還有“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副館長李宗遠,“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北京大學中共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美東,以及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相關部門負責人、校內相關院系和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共七十余人。
儀式由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強世功主持。
郝平在講話中指出,“北京大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北京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北京大學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生動體現。中心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協同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顧玉才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大學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協同共建具有深厚的資源、人才和平臺基礎,對于共同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探索館校聯合人才培養、學術建設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吳向東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北京大學要以協同合作促進文物的有效利用,運用好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把握主題,打造精品展陳,圍繞重大事件、重大節點,講好黨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共同建設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大學校。
孫慶偉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北京大學聯合成立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必將切實發揮雙方優勢,不僅能夠做到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更能進一步研究好、闡釋好革命文物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推動廣大干部群眾從革命文化中汲取滋養、從革命傳統中汲取力量,推動革命文物真正“活起來”。
郝平、顧玉才、吳向東、孫慶偉、李宗遠、程美東等嘉賓共同為協同研究中心揭牌。
程美東圍繞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作為紅色資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端智庫、革命文化學術交流重要平臺和紅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的定位,從總體發展目標、組織機制、研究計劃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北京大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的建設情況。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是權威性、永久性、綜合性的黨史展覽館,是最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歷史文化的文博單位。北京大學是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地,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與北京大學都有著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雙方通過建立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這個平臺,今后在深化中共黨史研究、挖掘紅色資源、激活紅色基因、加強革命文物科學保護,深化研究與闡釋革命文物蘊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等方面一定能夠精誠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起智慧力量、做出更大的貢獻!(供稿: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裴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