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華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學院教授、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蘇琳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學院博士)
“文明”是社會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縱觀人類發展史,每一次文明形態的重塑,都離不開技術驅動。以“大智移云物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數字技術都從量的積累邁向了質的飛躍,達到足以塑造一種人類新文明的高度和節點,我們已經進入由數字經濟新階段驅動的數字文明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指導性,能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人類交互活動與文明伴生,數字商務是交易活動的數字化體現。數字文明呼喚“和合共生,向善而行”的新商業文明理念,數字文明建設要保障人民在數字化環境中通過交易活動滿足美好生活所需的環境、行為準則與文化觀念集合,主要包含交易環境安全性、內容文化性和數字社會秩序性三方面。
交易環境安全性是數字文明在數字商務領域存在的基礎
安全的網絡屏障為數字文明存續提供良好的環境,交易環境安全性是數字商務生態存續與發展的基礎。其一,數字商務活動的復雜性與虛擬性對于網絡安全具有很高要求,尤其是直播電商和元宇宙購物等新模式,具有多方參與和技術復雜等特性。缺乏網絡安全屏障,將難以避免復雜性與虛擬性帶來的不確定性與缺乏信任等諸多風險。其二,在以數據為戰略性生產要素的數字時代,數字商務平臺收集并處理大量包含身份、軌跡、財務等敏感信息的用戶數據,一旦數據外泄,尤其是聚合后的高階數據,將帶來個人隱私和社會、國家安全層面的巨大風險。
因此,國家需要動態關注不斷演化創新的數字商務形式,制定相適應的政策法規,為數字交易環境提供安全保障和監管,通過數據治理規范數據生產-存儲-傳輸-應用全流程,統籌數據安全和數據發展的關系,建立數據倫理,用數字化思維重塑網絡安全。數字商務平臺須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構建系統化、規范化的數據隱私保護體系,加強數據福祉,堅持數據有度,科技向善,為數字文明保駕護航。
內容文化性是數字文明在數字商務領域的內核
文化觀念是數字文明的本質要素和內核,也是不同國家數字文明差異化的原因。在產品極度同質化的時代,產品內容化和內容產品化成為數字商務的核心,如為產品創造品牌故事、增加內容設計,通過內容增強產品的服務體驗,賦能產品實現差異化,從而打造競爭優勢。豐富的數字文明內涵需要通過打造產品內容化深化內容文化性。
中華民族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不僅是我國對外的形象名片,也是每個中國人民族認同的符號,是國風國潮文化崛起的思想動力和源泉。越來越多企業在產品中融入中國傳統藝術與工藝的國風國潮元素,包括傳統節日和習俗、中國傳統藝術和工藝、少數民族文化、民族記憶等,賦予品牌中華文化內容,在實現產品差異化的同時,通過“時尚+傳統”的跨界吸引新生代群體。比如,中國李寧通過融入秒速刺繡元素、折紙藝術元素的創新性產品設計,高水準全方位演繹國潮,持續加深國潮代名詞的新品牌認知,原創IP產品通過“國潮元素+故事包”賦能產品增加中華文化底蘊。美妝護膚品牌花西子以“東方彩妝,以花養妝”為發展理念,致力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美學,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進行融合,采用同心鎖、雕花等設計元素,推出苗族印象、西湖印記等系列產品。鴻星爾克不斷在產品中融入國風元素,打造以IP為核心的新產品,聯合國風動漫《一人之下》推出聯名板鞋和衛衣、聯合清明上河園上線板鞋、攜手河南博物館推出河南文創系列服飾,將“有文化的內容”通過數字平臺延伸到直播間之外。這些國風國潮特色產品內容的火爆,體現了消費者基于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的心理需求而產生的,對于中國特色產品的需求。品牌也基于對民族文化的堅守,不斷融入國風元素和符號,打造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品牌故事,走進國人心中,走向海外市場。
數字社會秩序性是數字文明在數字商務領域的表現形式
文明與蠻夷的最主要區別之一即表現為文明具有的規則與秩序性。數字商務生態是典型的多邊市場,數字文明要求所有參與者在平臺上和諧共生,共創價值。其一,數字文明體現為所有參與者在數字商務平臺能夠發表客觀真實觀點并自由平等交流。數字文明的規則與秩序性能夠維護良好的交流環境,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公平、理性和文明的互動,避免虛假信息傳播、惡意攻擊、網絡暴力等不良現象。其二,數字商務領域的交易秩序也是數字文明的重要體現。在數字商務平臺上,買家和賣家之間進行交易,涉及到商品的購買和銷售、價格的確定、物流的安排等多個環節,交易的秩序和公平性依賴數字文明所體現的信任機制和交易規則,比如依賴多邊用戶共創的評價和監督系統,以及退款保障和交易糾紛等解決機制。
作為監管方,國家需要自上而下統籌規范數字商務活動中的基本秩序,包括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數字商務平臺的責任和義務、推動更多新興數字商務活動形式的標準化規則等,為平臺管理托底;作為平臺方,平臺運營者需要適當引導所有參與者傳播正能量和推動公益活動,提高參與者的規范意識和數字素養,引導參與者合理利用平臺資源,維護良好的交易秩序,構建積極、健康的平臺生態。作為直接參與方,所有平臺參與者需要共同參與和遵守數字商務活動規則,共同維護數字商務秩序。
數字文明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文明新形態,在數字商務領域以交易環境安全性為基礎,體現產品內容化和內容產品化的豐富文化內涵,綜合展現為數字商務領域的整體秩序性。在數字商務新邏輯下,以多邊市場為特征的數字商業生態各參與方,以科技向善為指引,遵守既定數字文明準則,推動企業、品牌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共創跨界產品文化內容。而即將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將為共建文明的網絡世界,共創數字文明的未來,實現數字文明共享搭建交流平臺。期待各方在對話中展現文明觀的中國表達,共同打造和諧美好的數字商業生態。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