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翔(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許琛(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何睦(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深刻闡明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性,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進一步強調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也為全黨范圍內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感悟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實踐,是回答“六個如何始終”的現(xiàn)實需要,是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shù)挠行緩健?/p>
調研方法要“重實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堅守黨性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聽真話、察實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結合本職把基層的實際情況原原本本地搞清楚,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弄透徹,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進而從根上解決好制約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各種難題、群眾最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要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蹲點走訪、問卷調查、專家調查、抽樣調查、統(tǒng)計分析、網(wǎng)上問計等方式方法,改變過去辦公室搞材料調研、深入基層搞選擇性調研等不良現(xiàn)象,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找準找實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調研的科學性和實效性。要奔著問題去,選準“靶心”,念好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深、實、細、準、效”五字訣,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把脈問診、解剖麻雀。要立足崗位職責,開展戰(zhàn)略性調研、對策性調研、前瞻性調研、跟蹤性調研、解剖式調研、督查式調研等,認認真真梳理問題、扎扎實實排查難題,從頂層設計和宏觀視野上提出真知灼見,提高調研成果的含金量。要養(yǎng)成求實之氣、務實之風,力戒形式主義、根治官僚主義,就是要在調查研究上講政治、講認真,堅持察真情、說實話,出真招、辦實事,下真功、求實效,真正做到深入具體實際,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謀發(fā)展,進而有力有效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調研過程要“真落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是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調查研究的核心是態(tài)度。在開展調研之前一定要進行探討和思考,要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要堅持問題導向,哪里有問題就到哪里去調研,有什么問題就調研什么問題,把弄清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調研的目標,把最終能否解決問題作為判定調研成效的標準。要堅持目標導向,調研方案要做到實化、細化、量化,調研結果要做到可比較、可檢驗、可考核,增強過程可操作性、目標可實現(xiàn)性。要堅持發(fā)展導向,聚焦當前發(fā)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注重跟蹤政策落實落地情況,不要因調研過程繁雜、調研報告寫作困難就選題隨意,選擇一些實用性不大的課題。要堅持系統(tǒng)思維,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的特點,科學合理確定調研內容和方式,既確保全覆蓋、又增強針對性,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通過調查研究,增進同廣大人民群眾的感情,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自覺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在實地走訪調研過程中,應當參考“四不兩直”的原則,即“不發(fā)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xiàn)場”,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部門單位調研,多前往幾個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方實地查看,抓住路上、車上、會上等機會多與一線同志深入交流。在調研過程中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停留在匆忙、粗淺地了解表層情況,而是要“下馬看花”,舍得跑、愿意看、肯花時間,盡可能收集最真實、最有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和問題建議,讓調研真實有效。要注重系統(tǒng)觀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做到前瞻性思考工作、全局性謀劃工作、整體性推進工作。在調研結束后,要進一步深化研究,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調研中發(fā)現(xiàn)的情況和問題進行去粗取精、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全面深入的系統(tǒng)分析,做到“在案頭知全局”,進行深入分析、充分論證和科學決策。要注重解決問題,做到“調”當其用、“研”以致用,把調查研究與工作決策、實施舉措結合起來,對于調研中反映和發(fā)現(xiàn)的普遍共性問題、典型代表性問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層分類、上下聯(lián)動、整體推動解決。要注重成果轉化運用,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半拉子調研”,對問題解決情況開展“回頭看”,定期對調研對象和解決問題等事項進行回訪,舉一反三抓好相關問題整改落實,對于經(jīng)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意見,要及時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
調研人員要“接地氣”。調查研究是干部直接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是體驗民情、摸準實情、推動落實、評估工作的重要抓手。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帶頭深入調查研究,不斷深化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和把握,善于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jīng)驗、探索新規(guī)律,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使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決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更好為科學決策服務,為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服務。廣大干部必須帶頭深入基層,用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要讓腳底“多沾泥土”,常懷“空杯心態(tài)”,主動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掌握老百姓的現(xiàn)實情況,深入聽取社情民意、收集群眾意見,現(xiàn)場體驗、了解單位工作中的堵點淤點難點,以及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真正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在深入群眾中明晰為民服務方向,進一步增強干群關系。廣大干部必須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優(yōu)良作風,把調研過程當作改進工作作風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領導干部下基層要堅決克服調研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格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不當“欽差大臣”。要防止“扎堆式”調研,避免一批一批都往同一個地方跑,要充分考慮基層的承受能力和實際情況,要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避免多頭調研、重復調研;防止“作秀式”調研,避免調研走過場、不深入;防止“嫌貧愛富式”調研,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jīng)驗,又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查研究”;防止“蜻蜓點水式”調研,要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勇于涉險灘、破難題;防止“脫節(jié)式”調研,進一步樹牢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把調查研究融入理論學習、推動發(fā)展、檢視整改方面,防止分段的慣性思維,不搞機械分割。要加強對年輕干部調研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要讓廣大年輕干部不僅有想調研、愿調研的沖勁,更具備能調研、會調研、善調研的本事。要讓年輕干部與基層群眾少一些“鍵對鍵”,多一些“面對面”,更好地實現(xiàn)“心貼心”,更多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