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顏少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亞國家是中國西部睦鄰,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心區域。10年來,中國和中亞國家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中吉烏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等成為當代的“絲路”,中歐班列、貨運汽車和航班成為當代的“駝隊”,經貿文化往來人員成為當代的友好使者。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行,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了《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進一步凝聚了中國同中亞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共識,中國—中亞合作新機制將成為引領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
數字、綠色和健康發展成為代表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隨著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和綠色絲綢之路成為中國中亞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方向。中國與中亞國家將加快數字基礎設施聯通,不斷拓展數字貿易等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創新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生機盎然。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新疆依托烏魯木齊優質醫療資源搭建了輻射中亞等周邊國家的跨境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在應對新冠疫情中,中國與中亞國家攜手抗疫,深化疫苗和醫療衛生合作,隨著中國—中亞健康產業聯盟下衛生醫療合作不斷深化,將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合作典范。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國和中亞國家達成的共識,將積極落實“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中亞《綠色議程》地區方案和中國—中亞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深化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是大國地緣博弈的重要陣地,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存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設施落后、營商環境落后等現實問題,同時,中亞地區民族關系比較復雜,在美西方輿論主導下,社會輿論風險也不容小覷。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繁榮、和諧、聯通的中亞。中國愿同中亞國家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一是應繼續夯實政治互信與戰略對接。中國中亞國家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過程是不斷形成共識的過程,是各國相關戰略、規劃和政策對接的過程,也是中國—中亞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的重要保障。中國—中亞峰會開創中國中亞合作新局面,應繼續以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以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為引領,以重點領域部長級會晤機制、中國—中亞新經濟對話、中國—中亞實業家委員會、中國—中亞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等為平臺,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健康、生態等多領域開展高質量務實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與安全共同體,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是進一步提升中國中亞國家通道的通達性和口岸開放水平。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ヂ摶ネㄊ且粋€國家或地區經濟從數十億美元規模躍升到數萬億美元規模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人類整體可持續發展之路。應積極落實《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加快推動中吉烏鐵路建設,推進中國—中亞交通走廊建設,發展中國—中亞—南亞、中國—中亞—中東、中國—中亞—歐洲多式聯運,包括中—哈—土—伊(朗)過境通道,途經阿克套港、庫雷克港、土庫曼巴什港等海港的跨里海運輸線路,構建中國同中亞全方位、復合型、立體化、綠色低碳、可持續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使中亞真正成為歐亞大陸交通物流樞紐,使中國搭建形成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網絡體系。同時,加快推進現有口岸設施現代化改造,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通關便利化等合作交流,構建以口岸為樞紐的區域經貿合作網絡。
三是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高質量務實合作。應依托中亞國家能源、資源等優勢,充分利用多元投融資平臺,有效拓展中國中亞國家在跨境運輸、能源、農業、金融、投資領域的務實合作。著力加快推進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拓寬能源合作模式與合作領域,積極推進市場主導的合作模式,深化中國同中亞國家在傳統能源領域、可再生能源、和平利用核能、綠色技術、清潔能源等方面的合作,推動上下游企業聯合研發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技術,打造能源共同體。同時,依托中亞地區不同國家資源優勢,深化投資合作及產業聯系,構建中國中亞國家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體系。
四是統籌安全與發展關系。安全合作有利于地區和平與穩定。應以中國—中亞合作機制、上合組織、亞信會議等機制為依托,深化中國同中亞國家在地區聯合反恐、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運用先進技術保障地區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生物安全和金融安全等領域合作,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地區事務,反對任何危害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犯罪行動,倡導構建平等、公正、合作和可持續的地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