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眭國榮、朱書卉(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在主題教育中要大興調查研究并善用調查研究,以高質量的調查研究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精準謀劃調查研究方案。調查研究的根本目標是解決問題,謀劃好調研主題是調查研究的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為我們全面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感悟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實踐,是應對新時代新征程前進路上的風浪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舉措,是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回答“六個如何始終”的現實需要,是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要謀劃好調查研究主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到條件艱苦、矛盾突出的地方調研,要精準聚焦群眾所需、堅持群眾主體地位,一切從群眾實際出發,按照主題教育要求,推動調查研究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
精心組織調查研究實踐。問題找得準不準,是調查研究實不實的關鍵,只有把問題找準,調查研究才能扎實有效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帶頭抓好調查研究,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現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要堅持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問卷調查、專家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提高科學性、精準性和實效性。調查研究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要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重視聽取各方面意見包括少數人的意見、反對的意見,立體式地進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為是、一得自矜。多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真正掌握實情、把脈問診,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組織好調查研究實踐,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
科學提出調查研究對策。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要把對策提實,必須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增強問題意識,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要在“調中研、研中調”,把調查和研究融為一體,重視調查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為民辦實事,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科學提出調查研究對策,真正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自覺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合理運用調查研究成果。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不斷深化調查研究,切實把調查研究成果與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緊扣群眾關切的問題,深入推進各項調研成果的轉化運用,實實在在把調研成果轉化為促進工作開展的具體舉措。調查研究成果的運用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要注重適時“回頭看”,查不足、補短板,關注調查研究發現的問題有沒有解決、群眾有沒有受益、還有沒有新的問題發生,形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良性循環,提升主題教育的實效性。合理運用調查研究成果,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