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虎沉(同濟大學特聘教授)
日前召開的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高端制造,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為我國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形勢新格局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對筑牢我國實體經濟根基,推動制造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意義深遠。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品標準體系建設、產品質量監管等方面協同發力。
一方面,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找到“卡脖子”“掉鏈子”的薄弱環節,努力破解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打造更多有話語權的產品和技術。選準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方向,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發展方向,在重點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戰略性、儲備性技術項目,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創造競爭新優勢。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相關政策要“接地氣”,從技術創新主體關注的問題出發,使相關政策能夠落實到位,讓政策紅利更好地惠及技術創新主體。要支持和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對先進制造業中的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進行研究探索,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創新突破。
另一方面,要完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要加快先進制造業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與國際先進技術、標準對接,完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對質量提升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加大標準質量抽查力度和范圍,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推動產品質量提升。通過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標準,強化標準實施,倒逼企業提質升級,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要強化品牌培育、發展、壯大的促進機制和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著力打造一批質量過硬、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此外,要加強全面質量監管,筑牢質量安全防線。要完善質量監管體制機制,推動質量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的修訂,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有效的質量監管法律規范體系,為質量監管部門高效執法提供有力支撐。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抓手,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互聯網+監管”的質量監管模式,開展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實現質量監管的現代化、精細化、具體化。對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實施“事前”備案管理、“事中”分類管理、“事后”獎懲管理的全鏈條、全方位的監管。積極構建先進制造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完善質量安全追溯標準,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為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產品質量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