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新的戰略機遇、數字貿易發展、統籌綠色發展、雙層經營體制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劉元春:準確識變,把握新的戰略機遇】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面對新的發展階段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外環境,要正確認識新的戰略機遇。具體來看,新的戰略機遇根植于我國強勁的內生發展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孕育和把握新的戰略機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源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為更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謀勢、蓄勢、聚勢;源于國際力量對比的深刻調整,近年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西方國家治理亂象叢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內外部各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考驗,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我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世界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拓展了世界各國的發展與合作空間,也為我國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
摘編自《人民日報》
【黃先開:為數字貿易發展作好整體謀劃】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指出,推動數字貿易發展需要整體謀劃,打好數字貿易發展組合拳,堅持創新引領,培育競爭新優勢。一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健全數字貿易治理體系,完善國內數字貿易法律制度,用好新興信息技術增強監管能力,統籌開放和安全實踐。二是要加快創新驅動,加強數字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加快貿易全鏈條數字化賦能,穩步推進數字技術貿易,積極探索數據貿易,培育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三是要培育優質主體,鼓勵數字貿易企業整合利用全球資源,完善數字貿易企業發展環境,鼓勵各類平臺企業健康發展,構建數字貿易新生態。四是要推動數字貿易開放發展,發揮好國家重點開放平臺的政策優勢,依托平臺實施更高水平數字貿易開放措施,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多邊共治的數字貿易國際規則體系。
摘編自《光明日報》
【郭兆暉: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綠色發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和生態文明部教授郭兆暉指出,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關鍵在于堅持系統觀念,構建推動實施的有效機制。推進降碳,關鍵在于創造條件全面推動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激發各級政府、企業以及個人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參與降碳的激勵約束體系。推進減污,關鍵在于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引導企業采取環境友好行為,完善環保補貼政策,提高廣大群眾對環境治理的主動參與意識。推進擴綠,關鍵在于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通過不斷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形成金融支持機制和費轉型機制,著力促進綠色轉型。推進增長,關鍵在于實現綠色增長、高質量增長,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技術潛力和市場活力,增強綠色經濟競爭力。
摘編自《經濟日報》
【涂圣偉:統分結合是發展我國農村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涂圣偉認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將集體優越性和農民積極性有效結合,有其超強的適應性和發展性,有利于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統一,具有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基礎性制度優勢?;谕恋剞r民集體所有制這一我國農村的基礎制度,雙層經營體制是改革開放以來被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一種新型經營體制,極大地推動了農業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家庭經營賦予農戶微觀主體極大的經濟自主權,具有生產決策靈活、自主性強及監督成本低等優勢,具有廣泛適應性和生命力,展現出強大活力和穩定性。統一經營消除了私有制基礎上土地所有者與農業勞動者的利益對立關系,可以有多元化的實現方式,助益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優化要素配置和實現農業長期發展,體現社會主義公有制優越性。實踐表明,“統”與“分”都是發展我國農村生產力的重要途徑,符合我國國情農情,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依托。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ü饷骶W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