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永和、黃心茹(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共有三處論及偉大建黨精神,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列入大會主題,回應了“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重大問題,號召全黨必須“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黨的二十大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偉大建黨精神也被賦予重要地位首次寫入總綱。黨章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黨內法規,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寫入其中,表明了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每一位中國共產黨人應當自覺遵守、自覺貫徹的根本準則。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再一次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意義,指出:“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論述和偉大建黨精神寫入黨的二十大主題、載入中國共產黨章程,是對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員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偉大號召,意義重大且正當其時。同時,黨的二十大還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揭示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等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更加突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及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其中蘊含的理論真理、價值取向、實踐偉力亦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為根本點,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鑄牢信仰之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進行了集中闡述,同時指明了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進一步強調:“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結合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特征同時又立足我國國情,全面系統回答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原則、路徑、重點和著力點、本質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并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另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實現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理想信念培育作用更加凸顯。新征程上,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一定要傳承弘揚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這一精神密碼。一方面,要深刻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兩個結合”,掌握“六個堅持”,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另一方面,要在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基礎上,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從而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向深向實發展。
以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為著力點,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斗爭力量,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百余年來,我們黨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全黨同志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務必”之一就是“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總書記強調的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之一就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充分證明了發揚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成就偉業的寶貴經驗。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市場規模超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需要承受其他國家不曾遇到的壓力和嚴峻挑戰。在面對更加復雜風險考驗和更加艱巨目標任務時,更要傳承好“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一是要增強憂患意識,深刻認識現階段我國發展中的新特征、新變化和新要求,增強自身本領應對風險挑戰;二是要敢于擔當作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在關鍵時刻沖得出,以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三是要具備底線思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底線思維的重要論述和工作要求,不斷提升解決矛盾問題的能力,同各種風險挑戰作斗爭,續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復興敘事。
以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為關鍵點,堅定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政治保證。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關鍵在于不忘偉大建黨精神這個立黨之魂,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九條本質要求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最重要的本質要求,起到政治保證作用。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只有時刻保持“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成為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一方面,要堅持在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產黨人要始終堅守不負人民的初心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造福人民作為最根本的職責,確保站穩人民立場和對黨絕對忠誠的高度統一。
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為落腳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誓:“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實現中國共產黨中心任務新的趕考之路上,偉大建黨精神起到凝神定向的重要作用,能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力量之源。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中國國情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是“使命擔當黨”,其力量源泉是人民。面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新的使命任務,要求我們將“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終身課題,繼續堅持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行動上貫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場,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強大動力,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