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加快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對于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圍繞“維護國家安全”主題展開解讀,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把握當前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中國的持續快速發展既是世界變局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世界變局發展演變的一個重要結果。世界變局既為我國提供了更廣闊的戰略空間和回旋余地,又對國家戰略籌劃提出更高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在中國與外部世界關系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和思考問題,探尋國際關系進化的有效途徑。當今世界局勢中,權力結構及其慣性束縛已經出現松弛,可以借助的資源和力量增多,發揮作用的空間和條件都需要拓展。面對未來一段時期復雜嚴峻的國家安全局勢,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重大考驗。其中尤其需要創新國家發展和安全理念,探索適合時代要求的國家安全道路,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并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為全球戰略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與安全提供動力。詳情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現實之需和必然要求
發展是安全的目的和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和保障,二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成為影響中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外部因素。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發展,中國取得巨大歷史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各領域安全風險的集聚和集中顯露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構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觀背景和重要立足點。兩個大局交互激蕩下各類安全風險連鎖聯動,加劇了我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如果防范不及時、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矛盾風險挑戰,國際上的矛盾風險挑戰演變為國內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領域的矛盾風險挑戰轉化為政治矛盾風險挑戰,最終危及國家安全。因此,大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現實訴求。詳情
要具體有力地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加快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對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必須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完善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健全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確保國家安全工作協調、順暢、高效,形成體系性合力和戰斗力。要根據國家安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國家安全法為重點,全面梳理和推動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立法,加強國家安全執法,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和戰略體系。把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和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推動各級領導干部更加自覺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切實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提升自然災害防治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把安全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詳情
在重點領域筑牢國家安全防線
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對國家總體安全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深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立法的進程與網絡深度嵌入經濟社會生活的步履同頻共振,網絡立法成果卓著。從時間的縱軸來看,堅持綱目并舉,深化探索保障安全的內涵,建構了深度厚度兼具的網絡安全立法。黨的十八大以前,我國網絡安全立法存在數量相對稀少、內容相對單薄、規范相對粗疏的問題。近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既有效整合了過去分散在不同法律部門中的、相對支零破碎的網絡安全規范,又為今后的網絡安全立法確定了基調、明確了指引。從規范的橫軸來看,堅持體翼并行,深化探索保障安全的形式,建構了多體多面的網絡安全立法。在規范類型上,中國的網絡安全立法堅持多點多面同時開花,將網絡安全立法深入到網絡世界的“田間地頭”;在規范后果上,網絡安全立法打通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界限,實現了對網絡違法后果的“全通道治理”;在規范內容上,網絡安全立法實現了從最初的系統安全、運行安全建構到以后的數據安全、內容安全的建構。從思想的立軸來看,堅持道術并用,深化探索保障安全的理念,統籌協調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建構了行穩致遠的網絡安全立法。詳情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