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黃河文化、法學理論研究、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袁紅英:多點發力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袁紅英認為,黃河文化包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審美品格和科學智慧,積淀著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獨特的精神標識和深沉的行為準則。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是鑄牢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增強文化自信自立自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強黃河文化研究闡發,鼓勵開展黃河文化、黃河精神、文物考古、文獻古籍等專項研究,建設一批跨學科、交叉型、多元化的黃河文化研究創新基地與學術交流平臺。二是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健全實物保存、技藝保存、數字保存三大遺產保存體系,建設黃河干支流線性文化遺產廊道,實施黃河非遺瀕危項目及年老體弱傳承人搶救工程。三是打造黃河風情旅游帶和文化體驗廊道,構建涵蓋美景黃河、好客黃河、好看黃河、好玩黃河的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建立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內容優勢的黃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四是強化科技賦能,建設數字黃河、智慧黃河,大力實施黃河文化IP開發工程,推動沿黃省區共同建設數字黃河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數字文創企業和重點項目,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五是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黃河文化活動,建設黃河文化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加強黃河文化產品生產推廣國際合作。
摘編自《光明日報》
【董彪:推動法學理論研究高質量發展,為人類法治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董彪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董彪表示,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著力建構中國自主的法學知識體系作為推動法學理論研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立足點,不斷為人類法治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一方面,強化法學基礎理論研究。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法學基本原理研究,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并整合研究力量和資源,積極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充分展現習近平法治思想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另一方面,汲取法治實踐豐厚滋養。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切實加強扎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法學理論研究,總結提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具有主體性、原創性、標識性的概念、觀點、理論,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規律。同時,提升國際影響力話語權。切實做好優秀法學研究成果國際傳播,充分彰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理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牢固樹立國際視野,聚焦全球安全、氣候變化、網絡空間治理、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等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
摘編自《人民日報》
【徐占忱:歷史地邏輯地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占忱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需要從世界歷史演進、當代全球化發展和人類未來命運的宏闊視野,全面準確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第一,直面當代全球發展面臨的諸多困局和問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的時代背景,系統回答了當代全球發展的目的、原則、方向、路徑等基本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突出的現實回應性。第二,當代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大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含著歷史繼承性。第三,超越當下全球發展自發性安排和慣性力量顯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偉力,不是主觀地超越全球歷史發展進程,而是順應歷史大勢和時代要求的主動選擇,是在現有全球化及其治理體系基礎上對世界秩序結構的全面改造與提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堅定理念引領性。第四,把共同創造包括所有人在內的幸福生活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宗旨,最大限度反映各方關切、最大程度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可能體現人類發展方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鮮明的價值通約性。第五,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帶來的全球格局改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可能,力求打造出由各國共同寫書規則、共同治理全球事務、共同掌握世界命運的人類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充分的實踐可行性。
摘編自《經濟日報》
【傅慧芳、黃偉良: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人類文明新形態,擁有美好未來圖景】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傅慧芳、贛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黃偉良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探索形成的社會主義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的當代形態,也是世界文明的嶄新形態,重塑了人類文明新格局,必將領跑世界文明的發展。首先,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新圖景,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從價值旨歸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體現著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從價值理念看,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核心要旨;從價值實踐看,中國式現代化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探索中實現了理性超越。其次,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了民族復興的新賽道,描繪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壯美畫卷。一方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民族復興道路中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時代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也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實圖景。再次,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世界大同的新引擎,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正確的精神指引。中國式現代化,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堅決防止兩極分化的現代化陷阱,打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天地,為世界各國探索符合自身特質的現代化發展模式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光明網記者 趙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