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吳善超(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
黨的二十大著眼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對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已納入改革部署,正在系統推進。深入理解、系統謀劃、組織實施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對于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站在新時代前沿把握新型舉國體制內涵要求。以舉國體制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是世界科技強國的通行做法。我國新型舉國體制的屬性是“體制”,其規范作用與保障功能介于法制與機制之間;關鍵在“舉國”,即強化黨領導下的國家科技動員,但舉國不僅是舉政府和國家財政之力,也包括舉市場多元主體、社會各界之力,綜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協同發力;特點在“新型”,即主動適應新的時代條件、競爭形勢和發展階段,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國與國之間戰略博弈激烈復雜的新型國際關系形勢,應立足于我國進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
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科技創新在大國競爭中的重要性全面上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鍛造大國重器,關乎供應鏈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關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發展目標。適應戰略環境新變化,當前將新型舉國體制實施聚焦于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兼具戰略必爭、體系必備、發展必需、安全必要,是跨越“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陷阱、突破“卡脖子”難題、擺脫受制于人困局的重點與焦點,因而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著眼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新型舉國體制系統謀劃。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釋放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潛能,激活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作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基于國家意志、國家使命,旨在以制度創新、體制安排確保攻堅必勝。當前,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循序漸進,主體架構基本確立,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成為當前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舉措之一。
需以改革開放精神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堅持系統觀念,加強科學統籌。一是統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強化敏捷治理,在市場有效的領域尊重并發揮好市場配置技術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市場失靈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實現有為政府、有序組織,又保障有力主體、有效市場。二是統籌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充分調動二者的積極性,促進央地聯動,平衡關鍵核心技術的領域布局、空間布局,協調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與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三是統籌處理目標導向與自由探索的關系。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尊重科學規律,尊重科學家,尊重科學家對科技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保障創新主體自由無礙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揮。四是統籌處理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系。堅持開放互鑒,廣泛學習借鑒科技強國有效整合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實現技術突破、產業突圍、后發趕超、創新引領的成功經驗,結合國情科情,做到為我所用、用有所成。深化開放創新,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充分用好國際創新資源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互支撐、相得益彰。
聚焦創新攻堅推動新型舉國體制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及其集成平臺、創新應用一般具有智力高度密集、資源高度集中、技術高度集成、市場高度壟斷、生態高度復雜等特點,因而突破難度較大。應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以黨的組織力保障科技創新執行力,克服資源配置、力量布局等方面分散、重復、低效、協同不力等弊端,通過有序、有效組織,真正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發展和治理效能。
突出統籌布局。一是統籌“四個面向”的全面布局。關鍵核心技術往往具有綜合集成性,既是科技前沿的制高點,也是產業和經濟的增長點,還可能是人民健康、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結合點。應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二是統籌基礎與前沿布局,在“卡脖子”攻堅中遭遇“根技術”和底層原理瓶頸時,應適時補充布局相關基礎研究。開辟新賽道,超前部署未來技術、顛覆性技術,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三是統籌“四鏈”融合生態建設布局。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生態中,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能力。同時完善優先領域甄別機制、重大項目選題生成機制、科學分類評價機制等,形成關鍵核心技術的體系化布局。
突出系統組織。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力、競爭力、持續力,必須高效整合各方力量。政府力量主要體現在宏觀管理與統籌協調、重大科技計劃組織、公共服務提供等方面。市場力量主要表現為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檢驗創新價值、淘汰缺陷產品與商業模式等。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中科技服務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搭建跨界交流平臺和合作網絡,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有序組織戰略科技力量,使不同機構功能定位清晰、銜接協同緊密;有效激勵戰略人才力量,使各類人才人崗相適、才盡其用。因此,需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形成多元主體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的戰斗力系統,織密關鍵核心技術的體系化協同網絡。
突出跨界集成。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跨界融合不可或缺。戰略層面需著眼教育、科技、人才一體聯動,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相輔相成,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帶動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資源層面需統籌項目、基地(平臺、設施)、人才一體化配置,實現穩定性與競爭性配置相結合,以高強度持續投入、要素集聚催生重點突破。產業層面著力推進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品集成、產業集聚。領域層面促進多學科交叉,科學、技術、工程融合,戰略高技術與未來技術銜接,科技與人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機結合。有效集成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創新要素,塑造跨界融合、協同共生的生態雨林,織鏈成網、拓網成體,培育新型舉國體制下關鍵核心技術的體系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