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晨陽(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
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講話。講話不僅聚焦亞太地區應對時代挑戰的重大現實問題,也放眼APEC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長遠未來,彰顯了中國維護亞太地區穩定和增進人民福祉的使命擔當。
習近平主席對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和面臨的多重挑戰進行了高屋建瓴的研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亞太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一“亞太奇跡”的取得,既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保障,也得益于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健康有序發展。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2020年亞太經濟出現了負增長,疫情對亞太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當前,疫情陰霾仍未消散,全球性金融與通脹風險積聚、糧食和能源危機加劇等多重挑戰疊加。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給亞太區域合作帶來的干擾不斷增多,少數基于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打造的地區機制打著合作之名,行排他之實,甚至強迫一些地區成員選邊站隊。這些挑戰和風險得不到有效應對和遏制,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就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難以真正行穩致遠。面對“亞太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強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呼吁遇到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尋求最大公約數,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這一“中國方案”不僅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格局與擔當,也是符合亞太地區絕大多數成員根本利益的理性選擇,將成為后疫情時代推進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主旋律。
在維護亞太區域合作整體格局穩定的基礎上,加快促進亞太經濟的疫后復蘇,強化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內生動力,是當前廣大APEC成員關注的又一焦點。2020年,APEC制定了“布特拉加亞愿景”,設立了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的目標。藍圖繪就意義重大,但更為關鍵的是如何使亞太共同體建設聚焦在經貿和發展議題上,開展更加適應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新特點和新趨勢、更具成果導向性的務實合作,使該地區的民眾從APEC合作中更加充分、平等地獲益。APEC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使APEC自成立伊始就全力打造和長期秉持的“亞太大家庭”精神展現新的時代內涵,通過包容、均衡、普惠的發展不斷強化APEC成員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凝聚力。在此基礎上,APEC應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更高層次和質量的互聯互通、更加緊密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更具創新和可持續性的經濟增長模式,打造和平穩定、共同富裕、清潔美麗、守望相助的亞太,從而使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未來路徑更加清晰。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還對黨的二十大制定的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參與國際合作的政策立場進行了宣介。黨的二十大召開對我國充分認識和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在黨中央領導下制定和實施新形勢下的國際合作頂層設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了在關鍵時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我國將在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中更加積極地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的開放。鑒于APEC的規模、成員構成、國際影響力、現有合作基礎和未來發展趨勢,該組織在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方面的戰略平臺和抓手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強化。展望未來,中國將攜手亞太大家庭成員,以APEC新愿景的實施為契機,推動APEC本著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向實現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扎實邁進,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