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程煒(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這一重大論斷和制度安排,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自覺對標對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要求,更加注重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加注重強化憂患意識與風險意識、更加注重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更加注重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更加注重增強斗爭精神,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戰略主動。
更加注重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新時代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戰略格局深刻演變,世紀大疫情延宕反復。我國國家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互動,國家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我國面臨的重大風險,既可能是來自國內的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可能是來自國外政治、軍事等的風險,國內外風險跨境流動,進而互動交織,最終可能形成系統性風險,危及總體國家安全。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又扛不住,國家安全就可能面臨重大威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就可能被迫中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破解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難題,推進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這就是堅持用總體國家安全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規律,精準識別當前各領域風險挑戰,駕馭紛繁復雜國家安全形勢,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更加注重強化憂患意識與風險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是我們黨在歷史興替中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憂患意識集風險認知、風險判斷及風險消解于一體,風險意識在憂患意識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對云詭波譎的國際局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前進道路上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甚至不排除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警覺,強化政治擔當和政治責任,居安思危、治不忘亂。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樹立和強化風險意識,更深入全面地估量新時代新征程結構性風險點,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著力增強風險防控意識,積極主動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精心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犯顛覆性錯誤。
更加注重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建立科學風險制度體系和應對機制,能夠提高防范化解風險的有效性、科學性。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健全完善風險研判、評估、協調、反饋、問責機制。一是健全完善風險研判機制。加強風險的識別、分析、評估和監控。運用各種風險工具對各種潛在風險進行監測識別,對風險出現的可能性、風險性質類別、風險影響大小規模等,進行全面系統和科學客觀的評估評價和分析判斷,持續跟進對各項風險指標的監測監督,及時進行提示、預警、干預和控制,防止風險演變成為重大風險。二是健全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將風險評估作為決策的必經程序,對重大決策可能帶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等風險進行科學而完整的評估,做到防范在前,有效消除因決策錯誤或決策不當而引發的風險憂患。三是健全完善風險協調機制。完善中央與地方、平時與戰時、政府與民間、內部與外部等不同的協調機制,明確各自責任,完善協商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強化協調配合,提高聯合作戰能力。四是健全完善風險反饋機制。建立完善高度靈敏、科學準確、有力有效的反饋方法、途徑與步驟。五是健全完善風險問責機制。建立完善風險防范化解責任制,堅持問責必嚴、失責必問,做到風險防控責任全覆蓋無死角,以督責推動履職,以問責強化責任。通過風險研判、評估、協調、反饋、問責五大環節,形成全鏈條、常態化的風險防控機制系統。
更加注重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一項涉及諸多領域、方方面面的復雜系統工程,這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關鍵少數”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新征程,面對風險的多樣性、復雜性和聯動性,要防范化解各種重大風險,必須提高各級干部的風險洞察能力、風險防范能力、風險化解能力。一是風險洞察能力。“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 要增強前瞻意識,未雨綢繆,善于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發展的傾向性,將著眼點放在前置防線、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和前期處置上,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報告、早處置、早解決;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從源頭防范化解風險,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消滅在成災之前。二是風險防范能力。防范風險,關鍵是要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提前籌劃和及時制定各類應對預案,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著力防范風險之間傳導、聯動、疊加、演變、升級,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不讓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堅決防范各種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這個底線。三是風險化解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能夠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緊前籌劃和及時制定各類應對預案,善于駕馭復雜局面,確立面對風險的原則底線,及時開展風險處置。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更加注重增強斗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在重大風險面前,可怕的不是風險本身,而是喪失了斗爭意識和斗爭精神。發揚斗爭精神,就是在抵御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前,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敢于勝利。一是要堅定斗爭立場與斗爭方向。對于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對于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對于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對于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對于危害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二是要保持斗爭銳氣。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敢于出擊,敢戰能勝;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風險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三是要增強斗爭本領。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斗爭中能不能取勝,最終要靠斗爭本領來說話。要主動投身到重大事件處置的一線去鍛練,在重大斗爭中不斷接受實踐的磨礪,積累斗爭經驗,不斷提高駕馭風險的本領,才能在重大風險來臨時,上得去、扛得住、拿得下、打得贏,牢牢掌握斗爭主動權。四是要講求斗爭策略。同其他領域的斗爭一樣,國家安全領域的斗爭也需要有勇有謀,在實踐中講究策略和方法,把握好時機、力度、實效,拿捏好節奏、分寸、火候;在處置重大風險問題時,做到原則問題寸步不讓,策略問題靈活機動,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