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9月17-20日,第六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在宜昌舉行。本屆論壇以“筑堡強基 共同締造 高質量推進現代社區建設”為主題,由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主辦,湖北省民政廳支持,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承辦。
本屆論壇包含開幕式、主論壇、三個平行論壇以及實地參觀考察等多個環節。湖北省政府副省長、中共宜昌市委書記王立,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會長王杰秀,湖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昌宏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秘書長何立軍主持開幕式暨主論壇。
王立代表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宜昌發展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社區治則民心順、社會穩、城市安。回望過去,宜昌有善治的傳統。在“定邦安民”與“治山理水”的交融交互中,宜昌的古代先賢們鑄就了這里良治善政、以文化人的厚重底蘊。立足當下,宜昌有善治的開拓。我們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統領城市工作全局,在全市大力實施筑堡工程,加速城市大腦智慧賦能,推動平臺、資源、服務下沉,實現了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協同共進。面向未來,宜昌有善治的志氣。我們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確立了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奮斗目標,努力在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城與山水和諧相融、產業綠色發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四個方面成為全國典范。宜昌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推動“一線五化”治理路徑走深走實,為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供更加完善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王杰秀在致辭中表示,宜昌是社區治理改革創新的高地,近年來社區治理創新工作全面加強,創造了一批改革創新典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去年以來,宜昌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以村、社區為基本單元,深入踐行共同締造理念,大力實施筑堡工程,推動治理體系革命性重塑,創新打造了基層治理的宜昌范式,推動社區治理工作邁入了新階段。他指出,社區治理創新是一項永恒的課題,新時代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在守正創新中推進社區治理高質量發展。要對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圍繞社區治理面臨的重大問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進行改革創新,加強交流互鑒,推進社區治理不斷進步。
陳昌宏表示,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是我國社區治理領域的品牌論壇、思想盛會。宜昌是湖北社區治理的先行區、實驗田。宜昌市委、市政府高點謀劃、高位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打造了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基層治理經驗和優秀案例,特別是全域推進筑堡工程,大力創新社區治理,為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樣本。我們相信,在宜昌發展的熱土上,本次論壇定能碩果累累。
在開幕式環節,宜昌市副市長張瓊、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秘書長何立軍分別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主論壇上,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汪元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龔健雅,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部部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徐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原全國老齡辦副主任朱耀垠,吉林大學行政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賢明,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姜曉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艷玲,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大維等先后作了主題演講。
平行論壇上,與會嘉賓分別圍繞“基層民主協商治理”“智慧社區建設”“現代社區場景締造”等議題,就如何做好新時代社區治理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論壇開幕前,與會嘉賓先后到三峽(宜昌)大數據產業園、猇亭區六泉湖社區、西陵區錦繡社區、夷陵區興安社區、伍家崗區張家坡社區參觀考察,實地了解宜昌城市大腦建設、社區場景建設、居民協商議事等情況,實地感受宜昌市筑堡強基的強勁活力和共同締造的成果實效。
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深圳大學、三峽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北京、天津、內蒙古、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武漢、深圳、四川等十余個省(區、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負責同志,中國社會報、中國社區報、三峽日報等媒體代表,湖北省民政廳有關負責同志、宜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在宜“四大家”領導班子成員,宜昌各縣(市、區)、街道、社區代表參加論壇。
“中國社區治理論壇”是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著力打造的一項品牌論壇。論壇以推動全國社區治理創新為出發點和著力點,旨在傾聽基層聲音,展示基層成果,匯聚基層力量,激發基層創新思路,搭建全國社區治理“政產學研”交流平臺。自2015年以來,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先后聯合成都市武侯區、深圳市坪山新區、南京市建鄴區、杭州市上城區、成都市成華區和邛崍市成功舉辦了五屆論壇,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供稿: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