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 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俄烏沖突以來,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規模空前,累計超過1萬項,其中新增近8000項。美國更是對俄使出了“金融核彈”級制裁,意圖對俄經濟給予毀滅性打擊,但俄羅斯經濟一季度仍實現正增長。在俄烏沖突百日之際,我們用數據事實來看看在美西方制裁下的俄經濟究竟如何,俄烏沖突又給美歐帶來了什么?
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特別是金融制裁不計成本、危害性大。從2月21日到當月底的一周內,美歐就對俄羅斯十大銀行及其160多家子公司,以及涉及俄國家經濟命脈的13家國企實施全面制裁,同時將俄7家銀行剔除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
國際金融市場反應強烈,盧布從2月23日的1美元兌78盧布快速暴跌至3月7日的1美元兌138盧布,同時國際市場上的俄羅斯企業股票也持續走低。但經歷過2014年制裁壓力測試的俄羅斯迅速反應,成立了反制裁總部并推出系列反制裁措施,包括一次性將聯邦基準利率提升1050個基點至20%、關閉股市、實施臨時資本管制,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盧布下跌,盧布迅速止跌回穩,V形反轉后持續升值,5月24日升值到1美元兌57.12盧布,高于俄烏沖突爆發前水平。而休市一個月后重新開啟的莫斯科股市運行也基本平穩。7家銀行被剔除出SWIFT之后,俄立即啟用俄羅斯央行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予以替代。之后,俄羅斯又發布了“盧布結算令”,要求不友好國家購買天然氣使用盧布結算,6月起對5家歐洲公司斷供天然氣。
制裁是把雙刃劍,美國正在受制裁反噬和反制裁的沖擊。一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環比下降1.5%,這是2020年美國疫情暴發以來的最大降幅。盡管美國從俄羅斯的進口占比不足10%,但是對全球重要能源供給國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不僅推升了全球油氣價格,而且直接推升了美國的油價、糧價,令美國通脹水平創40年來新高,今年前4個月,美國核心CPI均創出6%以上的增速。為控制高通脹,美聯儲5月加息50個基點,且預計后續兩個月還要各加息50個基點。
長期依賴俄羅斯油氣的歐洲在制裁與反制裁中傷痕累累。歐盟對俄部分能源實施禁運,不僅推升國際能源價格,而且使歐盟能源供應舍近求遠,進一步增加了生產成本,令歐盟通脹加劇,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巨大沖擊,這種行為近乎于經濟自殺。歐元區5月份CPI漲幅升至8.1%的高位,其中能源價格上漲39.2%,成為推升通脹的主因。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總干事表示,能源斷供增大歐洲經濟的風險,天然氣斷供將令歐洲經濟陷入衰退。不僅如此,經濟復蘇本就疲弱的歐洲也因通脹加劇和美聯儲加息被迫收緊貨幣政策,7月份或將結束持續10年之久的負利率,這將抑制歐洲經濟增長,并增加債務風險。
相比歐美通脹高企、經濟收縮,俄表現貌似“完好無損”。從資本市場看,俄羅斯股市運行平穩并有所增長。從匯率水平看,暴跌幾天后盧布迅速反彈,現已超過俄烏沖突前的水平。從利率水平看,為應對制裁,俄央行臨時提高利率水平,達到了控制美元外流、盧布升值和維持金融市場穩定的目的后,其利率水平不斷下降。由于通脹可控,俄羅斯央行已經三次分別下調基準利率300個基點,降至目前的11%,且還可能繼續下調。從金融穩定性看,俄羅斯央行不斷降低美元占比,加速“去美元化”,增持黃金,提升包括人民幣等貨幣的外儲占比。相比2014年,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幾近腰斬。
從經濟增速看,俄羅斯經濟不僅沒有出現崩潰,而且一季度經濟甚至實現了正增長。俄經濟發展部表示,俄羅斯GDP增速在1月份、2月份分別增長5.8%、4.3%的基礎上,3月份放緩至1.6%,一季度GDP增速為3.7%。但受疫情、沖突及制裁等因素影響,今年俄經濟全年或下降7.8%。從就業水平看,俄羅斯目前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從通脹水平看,根據俄央行統計,受到輸入性通脹壓力的影響,特別是歐美能源禁運、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的沖擊和影響,3月俄通脹創出16.7%的20年來新高,但是進入4月份后已回落至上年同期水平,并持續回落。由于財政收入增加,普京宣布將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工資及生活標準提高10%,以抵消通脹影響。
俄羅斯的財政收入持續增長。俄烏沖突以來,國際油氣價格上漲超過30%,俄羅斯作為全球資源出口大國,出口中超過一半是油氣等能源,因此,盡管俄烏沖突持續,但是俄羅斯的財政收入預計有數千億盧布的增長。俄羅斯的財政在石油每桶超過60美元時就可持續,現在國際油價接近每桶120美元。不僅如此,俄羅斯能源出口量已回升到沖突前水平。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今年以來,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增長了50%,每月收入達200億美元。
俄烏沖突百日期間,美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沖擊有限,但制裁“雙刃劍”的影響已顯現。展望未來,只要油氣等資源價格不大幅下滑,俄羅斯的財政來源就有支撐。經過壓力測試的俄經濟有韌性,美西方指望俄經濟崩潰只會是一廂情愿,而依賴俄資源的美西方要當心制裁帶來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