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孫晉(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近年來,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和愛思唯爾服務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成為學術科研機構、教學科研工作者和高校學生普遍關注的焦點。2010年,我國多家高校和圖書館聯合抵制國外學術數據庫出版商巨頭愛思唯爾大幅漲價行為,之后又發生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起高校抵制中國知網漲價事件,但均未取得實際效果。2021年12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因中國知網未經允許收錄其論文,而起訴中國知網,法院判決趙教授勝訴,并獲賠70多萬元。2022年4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因續訂費用過高擬停用中國知網服務,再次把中國知網漲價行為是否涉嫌壟斷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社會各界對中國知網壟斷的質疑和指責,探究其相關市場如何界定是反壟斷法視域下正確判斷中國知網行為性質進而達成共識的前提。
數字平臺企業的定價模式與傳統產業相比有很大區別,平臺企業極易通過傾斜定價的營銷模式吸引用戶。中國知網正是通過將其功能強大的檢索服務免費面向社會開放而積累并鎖定大量知識消費者。也正是因為這種低價甚至是免費而受到用戶廣泛關注和深度依賴,相對于中國知網的“收費”服務如閱讀、下載、查重,廣大用戶更看重其“免費”的檢索服務。由于學術數據庫檢索服務在工作機理上實質與互聯網搜索引擎服務一致,且國內外缺乏關于學術數據庫檢索服務的相關市場界定的理論和判例,因此可以參考互聯網搜索引擎服務相關市場界定的相關理論及判例來界定其相關市場。
從經營模式看,知網目前對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包括文獻搜索服務、文獻下載服務、在線閱讀服務、論文查重服務等?;ヂ摼W搜索引擎服務是否能夠產生實際經濟價值是判斷其是否能夠構成獨立相關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界定學術數據庫的相關市場,有必要對其盈利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找出其檢索服務與其他服務的關聯。如果能夠證明其免費檢索服務與文獻下載、閱讀、查重服務具有極強關聯性,則應當將其免費檢索服務市場作為相關市場。反之,則應當以文獻下載、在線閱讀和查重服務作為相關市場。
學術數據庫經營者的盈利過程,首先是由學術數據庫向作者及其他文獻資料提供商(學術期刊出版商)支付版權費收集學術資源,由學術數據庫經營者對這些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后提供給其他用戶。用戶可以根據學術數據庫的檢索系統免費檢索文獻。要想進一步獲取文獻資料,則要向學術數據庫支付購買費用,該收費是學術數據庫的主要盈利來源。
學術數據庫的收入渠道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院校和科研機構支付的使用費。機構、院校等團體付費用戶通常以年為單位支付學術數據庫的使用費用,而這筆使用費用通常由該機構或院校人數以及其使用的數據庫資料范圍來確定。例如,中國知網的資料庫范圍包括CNKI系列源數據庫、CNKI系列專業知識倉庫、CNKI系列知識元數據庫等一系列資料庫,而其中CNKI系列源數據庫是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科研工作的“剛需”。二是個人充值費用及包年費用。個人通過申請學術數據庫賬戶后對賬戶進行充值,之后可以付費下載所需文獻,或者通過年費方式以專輯或專題為單位購買知網內的學術資源服務。三是論文查重費用。雖然中國知網聲稱其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不向個人開放僅向機構例如高校圖書館提供服務,圖書館一般僅向知網購買統一查重服務,除此之外會有個別富余次數,但高校學生或教師均沒有使用學校圖書館賬號進行單次查重的途徑。個人查重一般是通過高校文印店或淘寶店家等代理商(這些代理商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機構賬號使用權)進行單次查重,且費用不等差異較大。四是在學術數據庫主頁進行商業宣傳的廣告費等收入。
對于傳統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商而言,其搜索市場面向的是使用其搜索服務的用戶,盈利市場主要面向的是廣告商。與之相比,學術數據庫商的盈利模式則完全不同。學術數據庫經營者雖然也免費提供學術文獻的檢索服務,但其檢索結果的排列完全是學術數據庫根據文獻的下載量、引用量及與主題相關來排序。而且,學術數據庫經營者并不向在其平臺出版的學術期刊收取任何費用,相反還要支付文獻來源機構及個人版權費用。在其文獻下載及在線閱讀市場,用戶只有通過點擊下載或閱讀按鈕才會發生費用的請求,而且被要求付費的用戶實際上依然是檢索用戶中的一部分。學術數據庫的免費市場與主要盈利市場并不存在關聯性,其免費的文獻檢索市場提供的服務實質上是一種公益性服務。根據以上分析思路,宜將中國知網的相關產品市場界定為中文學術文獻在線下載、閱讀、查重服務市場。此外,由于雖然在國外仍然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中國知網購買其中文學術文獻下載及在線閱讀服務,但中國知網的主要盈利來源依然在中國境內,且客戶群體的國籍大多為中國,加之用戶群體中的絕大多數高校及科研機構均在中國境內,故應當將中國知網的相關地域市場界定為中國。
正確界定中國知網的相關市場,有利于社會公眾認識到中國知網商業行為法律判斷的復雜性,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不宜將情緒宣泄當作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執法機構司法機關更準確適用法律,對相關市場行為做出準確的法律評價;有利于中國知網更清楚自己的市場規模,進而意識到其市場地位、社會擔當和法律責任呈正相關關系,倒逼其自覺調整商業運營和矯正定價模式,避免利益對立,到頭來兩敗俱傷,得不償失。更為重要的是,正確界定中國知網的相關市場,有利于社會各界包括中國知網、科研機構、高校師生乃至執法機關達成更多共識,在共識基礎上回歸理性,最終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