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祁一平(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指出,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這些戰略性有利條件包括“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等五個方面。“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是深刻總結黨和人民奮進歷程后得出的重要結論,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戰略眼光、戰略智慧和戰略定力,為我們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影響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注入強大的信心和動力。
一、新時代發展實踐、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優勢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在發展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為發展實踐所印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黨積極將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地生根。在正確戰略框架下,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全面深化改革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從率先有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積傳播,到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偉大實踐和成就雄辯地證明,黨的堅強領導是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抵御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是穩中求進的壓艙石,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發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激發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這是我們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開創未來的科學指引。正是這種顯著優勢和有利條件轉化為強大的治理效能,我們在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同時,鑄就了我國發展強大的戰略韌性和生機活力,創造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形成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的良好局面,并助力中國在今后的發展中不斷釋放更加強勁的發展活力。
二、取得發展奇跡的關鍵密碼
腳踏人間正道,不懼風雨滄桑。高度重視并善于把握戰略策略,始終以大歷史觀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進行戰略謀劃,始終以正確黨史觀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進行戰略思考,始終從戰略高度指引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始終從戰略層面構建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關系,我們黨在重大關頭總是能夠從戰略上認識、分析、判斷面臨的重大課題,制定正確的政治戰略策略。這是創造“中國奇跡”的關鍵密碼。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要善于進行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發展進程中面臨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在不利條件帶來多重壓力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充分看到并抓住用好戰略性有利條件,有利于我們在正視困難的同時堅定信心、奮發有為。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越是環境復雜,越要保持清醒頭腦,關鍵是把戰略性有利條件把握好、運用好。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戰略自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強對各領域發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同時,從世界歷史和人類文明的演進看中國,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同時,積極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三、中國應變局、開新局的強大底氣
初心決定道路,奮斗成就未來。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黨的領導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原因。奮進新征程,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有了化危為機、向著宏偉目標奮勇前行的根本政治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使我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實踐中進一步彰顯優越性,“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對比更加鮮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駕護航,就有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而且還有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為奪取新的勝利積累了堅實基礎。有積累的雄厚基礎和蘊藏的巨大潛力,就有了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信心、條件與能力。
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中國發展厚植根基,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就有了改革發展的強大支撐。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被激發,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黨心軍心民心昂揚振奮,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就有了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決心與底氣。
黨和國家事業在復雜多變環境下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再次深刻說明只要我們抓住用好“戰略性的有利條件”,就一定能夠不斷書寫發展新篇章。
準確判斷時與勢,才能把握歷史主動。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也是我們牢牢把握歷史主動的戰略基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新的偉大征程上,錨定奮斗目標,把握有利條件,堅定發展信心,在風險挑戰面前保持戰略定力,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我們就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勝各種風險考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劈波斬浪、行穩致遠,贏得更偉大的勝利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