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常可瀠
近日,法國、加拿大及多個歐洲國家聯合發布聲明,宣布撤出其駐扎馬里用以打擊恐怖主義的軍事力量。該聲明稱,由于馬里過渡政府多次阻撓,在當前政治、行動和法律條件下,無法有效履行其在反恐斗爭中的軍事承諾。同時,“應非洲伙伴要求”,法國及其盟友同意在薩赫勒地區繼續聯合打擊恐怖主義,并將于6月前制定出該地區行動計劃。
預計半年之內完成撤軍
據路透社報道,日前發布的撤軍聲明是與法國“新月形沙丘行動”反恐部隊和“塔庫巴”特遣隊一起采取行動的國家共同發表的,其中包括約14個歐洲國家。
法國總統馬克龍2月17日召開發布會稱,預計法國及相關國家從馬里的撤軍將持續4到6個月,會有序進行;在撤軍期間也將繼續為“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提供支持。
據悉,法國在撒哈拉—薩赫勒地區部署士兵約5100人。從馬里撤軍后,法國仍將在該地區保留2500至3000名士兵。馬克龍強調,法國將繼續支持非洲國家反恐,支持薩赫勒地區的非洲國家就反恐展開跨境協調行動。自2014年起,法國在薩赫勒地區開展“新月形沙丘行動”,與馬里等國家協同打擊恐怖組織。
兩國關系惡化成導火索
馬克龍談到法國從馬里撤軍的原因時稱,法方已無法與馬里當局保持軍事接觸,馬里當局的態度迫使法國撤軍。
自2020年以來,馬里發生兩次政變。據悉,現任過渡政府對各國派遣反恐部隊的用意持懷疑態度。
今年1月,丹麥外交大臣科弗德稱,由于馬里過渡政府表示“不歡迎”丹麥駐軍,丹麥將從該國撤軍。法國等15國曾發表聯合聲明,呼吁馬里過渡政府批準丹麥軍隊作為“利刃”特遣隊的一支留在該國。但馬里過渡政府發言人回應稱,法國必須停止干涉馬里事務,并克制其“殖民主義的本能反應”。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余文勝在接受采訪時認為,法國政府早有撤軍之意。放眼薩赫勒地區,當地作為法屬殖民地的歷史早已引發民眾對法國士兵的反感,日益嚴峻的安全形勢更加劇了民眾的反法情緒。而法國國內自身也面臨多重阻力,“新月形沙丘行動”每年需花費將近6億歐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讓法國財政雪上加霜的背景下,反恐行動的必要性引發法國民眾的廣泛質疑。
解決安全隱患還需治本
《紐約時報》等外媒稱,過去10年,馬里恐怖組織的數量在增加。2021年10月的一項民調顯示,馬里首都巴馬科超過85%的民眾表示,他們對法國的行動“不滿意”。分析認為,法國比預期更快地撤軍可能讓西非地區的恐怖組織發展壯大。
路透社指出,“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和“歐洲聯盟維和部隊”,此前均由法軍提供醫療、空中和緊急支援,法國撤軍將影響此地其他部隊的維和行動。
“法國等國撤軍期間,馬里將出現安全真空期,恐怖勢力或借此機會增加活動頻率,給地區安全帶來變數。”余文勝說。
在2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第六屆歐盟—非盟峰會上,歐盟表示將支持非洲安全部隊加強訓練和能力建設,增強其自主行動能力。“光靠軍事手段鎮壓恐怖勢力治標不治本。”余文勝指出,只有西非各國經濟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再配合國際社會的其他協助措施,該地區才能真正轉危為安。西非各國在發展經濟、提升治理能力、促進農業生產、保障就業和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國際社會進一步關注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