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深入黃河研究 講好黃河故事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階段性成果閉門會議召開
光明網訊(記者李澍)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為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相關司局、沿黃九省(區)文化旅游廳指導,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課題組主辦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階段性成果閉門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召開。
會議邀請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部分沿黃省(區)文旅廳、北京市相關領導、文旅專家學者、高校教師、企業及協會代表參會。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部分領導專家以線上視頻形式發言,共同探討詮釋黃河文化內涵與時代風貌。會上,各位領導專家們從“大文化”領域視域下就沿黃流域的經濟發展、生態屏障、歷史保護、文化傳承、旅游現狀等層面進行深入探討,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會上,課題組就如何深入黃河研究提出六點看法,一是編制繪就黃河文化譜系是回答“黃河文化是什么”的最佳途徑;二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需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高度參與;三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的頂層設計要注重與沿黃各省區的自身特質與定位相匹配;四是生態條件的持續變化與碳中和國家生態戰略將對文旅發展會產生深刻影響;五是瀕危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仍需下大功夫;六是跨區域的協作交流乃至工作機制必不可少。
在會議第二環節,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大連市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中國足協執委張嘉樹、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德必集團董事長賈波為揭牌儀式致辭。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批復成立的民非智庫組織。未來,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將通過搭建政府、學術、企業資源合作平臺,服務國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據悉,此次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課題組由沿黃九省(區)文旅部門及專家學者、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代表的二十余名高校師生團隊、以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為代表的民非智庫組織、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駐省記者共同組成,是高校、政府、民間社會組織、專家學者、主流媒體通力合作、共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黃河講話精神的結果。自6月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課題組深入研究沿黃九省區的經濟、地理、生態、文化等情況,之后分為五組自三江源啟程,至東營入海,途經九省區黃河全線及白河、渭河、汾河、伊洛河等主要支流,考察了各省區的政策規劃編制、文藝創作展演、文物保護、非遺傳承、公共文化服務、產業發展、沿黃景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現狀做法,課題組共取回黃河各段水、土樣品共計44份,整理圖片資料7000余幅,在人民日報、中國旅游報等主流媒體及沿黃九省省報刊發新聞報道與學術觀點 10 余篇,在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近 100 條,微博話題閱讀量近 500 萬,為新時代“講好黃河故事”作出智庫貢獻。
研討會還專門舉辦“黃河文化保護傳承調研”專題展,通過展覽九省(區)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以及經過同濟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規范處理后調研期間采集的不同區段的黃河水樣、土樣、石樣,以創新手段和形式向大眾闡述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