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科技創新驅動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第23屆中國科協年會區域協調發展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城市群發展論壇舉行
光明網訊(記者 王曉秋)7月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城市群與都市圈專業委員會承辦,國際地理聯合會等4家單位協辦的第23屆中國科協年會區域協調發展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城市群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科技創新驅動世界級城市群發展與中國城市群高質量崛起”。
論壇發布了《中國城市群地圖集》和《中美科技競爭力評估報告》(英文版)兩項重要成果?!吨袊鞘腥旱貓D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方創琳教授團隊主編完成,從城市群總論、重點建設五大國家級城市群、穩步建設八大區域級城市群、引導培育六大地區級城市群等四部分入手,分別從自然基礎、戰略地位、人口與城鎮化、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空間格局與發育程度、環境污染與減排等方面組圖共310幅,詳細記述了近40年來我國各類城市群發育的自然變化過程和人文變化過程。該圖集是中國乃至全球第一部城市群地圖集,對推動我國城市群健康發展和各類城市群規劃實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美科技競爭力評估報告》(英文版)由華東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與發展研究院杜德斌教授團隊完成,從科技人力資源、科技財力資源、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科技國際化等五個方面,對比研究了中美兩國科技創新發展態勢及趨勢。同時報告認為,中國要進一步提升科技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堅持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相互促進,著力推動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創新戰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集聚高端科創人才。
本次論壇共邀請國際國內院士及知名專家50多人,通過線下和線上兩種方式出席,進行16場大會特邀報告。圍繞百年大變局下科技創新驅動世界級城市群發展以及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城市群高質量崛起等內容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城市群是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承載地,是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產物,伴隨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全球城市群的發展已經進入21世紀的中國新時代。中國城市群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的空間主體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核心區,肩負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歷史使命。
與會專家建議,未來中國城市群的建設需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建設創新型和智慧型城市群,需要將全球化建群與本土化建群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雙循環型城市群;需要發揮城市群的碳中和效應,建設碳中和型城市群;需要依托金融中心強化城市群與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聚財效應、放大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品牌帶動效應、建設都市圈鼎托型城市群。
為了推動我國城市群的深度研究與發展,創新研究工作機制,論壇期間還專門成立了中國城市群研究基地聯盟,針對19個城市群,以16所高等院校和6所科研機構為依托,建立了22個城市群研究基地,力求更好地為服務國家城鎮化與城市群建設的戰略需求提供系統性的科技支撐服務。